滦字详情

luánㄌㄨㄢˊ
氵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6EE6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氵部

13画

10

27画 (灤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YOS

EYCD

VSF

30194

3497

3448

U 6EE6

点、点、提、点、横、竖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滦字概述

〔滦〕字拼音是(luá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滦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栾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滦〕字仓颉码是EYCD,五笔是IYOS,四角号码是30194,郑码是VSF,中文电码是3497,区位码是3448

〔滦〕字的UNICODE是U+6EE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390,UTF-32:00006EE6,UTF-8:E6 BB A6。

〔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582

〔滦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luánㄌㄨㄢˊ

基本解释

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(灤)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水名,古名“濡水” Luan River。在河北省东北部。发源于沽源县,上游北流入内蒙,名“闪电河”,又折向东南流入河北省,始称“滦河”,经滦平、承德、迁西、滦县入渤海。
2.滦州 Luan prefecture。五代的契丹分平州地置,因滦河得名。治所在义丰(今滦县),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滦县、乐亭等县地。
3.县名 Luan county。在河北省东部,京沈铁路和滦河经过县内。契丹置滦州,治所在义丰。公元1913年改为义丰县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80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664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613頁,第26

廣韻》:落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盧丸切;《正韻》:盧官切,𡘋音鸞 —— 漏流也。與灓同。

又,水名。廣輿記》:灤河,在永平府。

又,州名。廣輿記》:直𨽻永平府灤州,商孤竹國,漢海陽,五代灤州。

注解

〔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灤〕字拼音是l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欒

〔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uán] ⑴ 见“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