煅字详情
煅
煅字概述
〔煅〕字拼音是(duàn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火、段”,五行属火。
〔煅〕字仓颉码是FHJE,五笔是OWDC86,OTHC98,四角号码是97847,郑码是UOCQ,中文电码是3548,区位码是7649。
〔煅〕字的UNICODE是U+714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997,UTF-32:00007145,UTF-8:E7 85 85。
〔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562。
〔煅〕字异体字是鍛、𤊳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13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75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25頁,第26字
音《廣韻》:呼訝切;《集韻》:虛訝切,𡘋音㙤。《玉篇》:熱也、乾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赫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𤑔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許下切,音閜。揚子《方言》:煦煆,熱也、乾也,吳越曰煦煆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許加切;《集韻》:虛加切,𡘋音呀。《廣韻》:火氣。
注解
〔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煆〕字拼音是xi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叚。
〔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] ⑴ 火气盛。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45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14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01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丁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都玩切,𡘋音碫。《說文》:小冶。从金,段聲。【徐曰】椎之而已,不消,故曰小冶。《倉頡篇》:椎也。《廣韻》:打鐵。《增韻》:冶金曰鍛。《書・費誓》:鍛乃戈矛。【傳】鍛鍊戈矛也。《晉書・嵆康傳》:康好鍛,每於柳樹下鍛,鍾會造之,康鍛如故。
义又,《前漢・路溫舒傳》:上奏畏卻,則鍛鍊而周內之。【註】精熟周悉,致之法中也。《後漢・韋彪傳》:鍛鍊之吏,持心近薄。【註】鍛鍊,猶言成熟也。言文深之吏,入人之罪,猶工冶陶鑄鍛鍊,使之成熟也。
义又,《儀禮・喪服》:鍛而勿灰。【疏】冠用六升布,加以水濯,勿用灰而已。又,〈士喪禮〉功布〔註〕:功布,鍛濯灰治之布也。
义又,馬融〈長笛賦〉:靁叩鍛之岌峇兮。【註】叩鍛、岌峇爲聲。《倉頡篇》曰:鍛,椎也。
义又,與腶通。《左傳・哀十一年》腶脯〔釋文〕:腶,丁亂反 —— 亦作鍛。《榖梁傳・莊二十四年》:婦人之贄,棗栗鍛脩。【註】鍛,丁亂反 —— 脯也;鍛而加薑桂曰脩。
音又,《詩・大雅》:取厲取鍛。【傳】鍛,石也。【箋】鍛,厲斧斤之石。【釋文】鍛本又作碫 —— 丁亂反。《說文》云:碫,厲石。
义又,矢名。《前漢・衡山王傳》作輣車鍛矢。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7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38字
《後漢・韋彪傳》鍛鍊之吏,持心近薄。〔註〕言文深之吏,入人之罪,猶工冶陶鑄鍛鍊,使之成熟也。
謹照原文文深改深文。
注解
〔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鍛〕字拼音是d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段。
〔鍛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金,段聲。本义是打鐵。
〔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àn] ⑴ 把金屬放在火裡燒,然後用錘子打⑵ 錘擊:“取石來~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