爇字详情

ruòㄖㄨㄛˋ
灬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+7207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灬部

18画

14

19画 (爇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FWO

TGIF

EBQU

44331

U 7207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爇字概述

〔爇〕字拼音是(ruò),部首是灬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爇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熱”或“蓺、灬”。

〔爇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本义是烧。

〔爇〕字仓颉码是TGIF,五笔是AFWO,四角号码是44331,郑码是EBQU

〔爇〕字的UNICODE是U+72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191,UTF-32:00007207,UTF-8:E7 88 87。

〔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984

〔爇〕字异体字是𣁞𤋲𤑔𦳼𦶟

汉字解释

ruòㄖㄨㄛˋ

基本解释

烧:“荣王宫火,延燔三馆,焚~殆遍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会意。本义:烧。
2.同本义。
burn;
爇,烧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然火曰爇。 —— 《通俗文》爇僖负羁氏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毋爇五谷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兵略》遂令攻郤氏,且爇之。 ——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问者爇香于鼎,再拜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爇烧(燃烧);爇薪(用为家贫而好学的典故);爇客(指自称能用丹头把铁点成金子的人)
3.烘烤 。
toast;
爇鸡(烤鸡。后用以计谋破敌之典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37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686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637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如劣切;《正韻》:儒劣切,𡘋音焫。說文》本作𤑔,燒也。从火,蓺聲。【註】徐鉉曰:《說文》無蓺字,當从火、从艸,熱省聲。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爇僖負羈氏。周禮・春官・菙氏》:凡卜,以明火爇燋。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入火不爇。廣韻》與焫同。

又,《唐韻正》:如銳反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爇〕字拼音是r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蓺、灬、;、艹、熱

〔爇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本义是烧。

〔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uò] ⑴ 烧:“荣王宫火,延燔三馆,焚~殆遍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如劣切頁碼334頁,第10

𤑔

異體

𤑔燒也。从火蓺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爇僖負覉。」

鉉注臣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蓺字,當从火从艸,熱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儒拙反頁碼817頁,第5行,第3

𤑔燒也。從火蓻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傳》曰:「爇僖負羈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如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919頁,第4許惟賢838頁,第6

𤑔燒也。从火。蓺聲。

段注徐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蓺字。當从火,从艸,𤍽省聲。按埶卽聲。不必云𤍽省。如劣切。十五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𤑔僖負羈。

段注僖卄八年《左傳》曰:𤑔僖負羈氏。

爇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58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83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634頁
4說文校箋第426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396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1433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44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89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10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61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412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342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883頁【補遺】第17502頁
14通訓定聲第268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857頁【崇文】第3425頁
16說文句讀第1374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66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94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