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字详情
犬
犬字概述
〔犬〕字拼音是(quǎn),部首是犬部,总笔画是4画,是独体字。
〔犬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木。
〔犬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“犬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是狗。
〔犬〕字仓颉码是IK,五笔是DGTY,四角号码是43800,郑码是GDS,中文电码是3689,区位码是4014。
〔犬〕字的UNICODE是U+72A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356,UTF-32:000072AC,UTF-8:E7 8A AC。
〔犬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092,属常用字。
〔犬〕字异体字是犭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88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05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58頁,第7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苦𥌭切,圈上聲。《說文》:狗之有縣蹏者也,象形。孔子曰:視犬之字,如畫狗也。《𡌨雅》:傳曰:犬有三種,一者田犬、二者吠犬、三者食犬。食犬若今菜牛也。《書・旅獒》:犬馬非其土性不畜。《禮・曲禮》:效犬者,左牽之。【疏】狗、犬通名。若分而言之,則大者爲犬,小者爲狗,故〈月令〉皆爲犬,而《周禮》有犬人職、無狗人職也。但〈燕禮〉亨狗,或是小者,或通語耳。
义又,《禮・曲禮》:犬曰羹獻。《周禮・秋官・司𡨥》犬人〔疏〕:犬是金屬,故連類在此。犬有二義,以能吠止人則屬艮,以能言則屬兌。
义又,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其親名之曰犬子。
义又,《左傳・隱八年》:遇於犬丘。【註】犬丘,垂也,地有兩名。
注解
〔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犬〕字拼音是quǎn,独体字。
〔犬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“犬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是狗。
〔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ǎn] ⑴ 狗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苦泫切頁碼第328頁,第8字續丁孫
犬
狗之有縣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「視犬之字如畫狗也。」凡犬之屬皆从犬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睽畎反頁碼第806頁,第1行,第1字述
狗之有縣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「視犬之字如畫狗也。」凡犬之屬,皆從犬。
鍇注臣鍇曰:「蹏,足趾高,象犬之長體垂耳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苦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890頁,第1字許惟賢第825頁,第8字
狗之有縣蹏者也。
段注有縣蹏謂之犬。叩氣吠謂之狗。皆於音得義。此與後蹄廢謂之彘。三毛聚居謂之豬。竭尾謂之豕。同明一物異名之所由也。《莊子》曰:狗非犬。司馬彪曰:同實異名。夫異名必由實異。君子必貴游藝也。
象形。
段注苦泫切。十四部。
孔子曰:視犬之字。如畫狗也。
段注又曰:牛羊之字以形聲。今牛羊犬小篆卽孔子時古文也。觀孔子言,犬卽狗矣。渾言之也。
凡犬之屬皆从犬。
白话解释
犬 ,是悬蹄腾扑的狗。象形。孔子说:“看‘犬’这个字,字形就像是在画狗。”所有与犬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犬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其側面直立之形,上像頭,右像軀,中像腹,左像二腳,下像尾,正像犬形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金文三例,其一、二例純以圖象表現,自屬象形;第三形承之甲文,應可歸於象形。戰國文字二例,稍變其形,然大抵承之金文應無問題。訖於篆文,犬形純以線條示意,改易不少,唯對照甲文來看,仍可知其上像犬頭,左像腳,右像身、尾,應屬象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
,楷書沿之,全然違離原形,如不上溯甲骨、金文的形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犬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46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16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2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8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89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07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0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81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7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56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5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6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734頁【補遺】第1747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33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44頁【崇文】第33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5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5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563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29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