狶字详情

𭗱

ㄒㄧshǐㄕˇ
犭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72F6 CJK 基本汉字

犭部

10画

7

11画 (狶)

左右结构

QTQH 86 、 QTRH 98

KHKKB

QMGL

44227

U 72F6

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狶字概述

〔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ī、shǐ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希”。

〔狶〕字仓颉码是KHKKB,五笔是QTQH86,QTRH98,四角号码是44227,郑码是QMGL

〔狶〕字的UNICODE是U+72F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430,UTF-32:000072F6,UTF-8:E7 8B B6。

〔狶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ㄒㄧ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猪:“正获之问于监市履~也,每下愈况。”
叫猪的声音。

2shǐㄕˇ

基本解释

〔~韦〕a。中国传说中的远古三皇以前帝王名号;b。古代官名;太史官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01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711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664頁,第17

玉篇》:許里切,音喜 —— 楚人呼豬聲。

又,馬融〈廣成頌〉:抾封狶。【註】狶,豬也 —— 虛起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賞是切,音豕。通鑑・三皇紀》:狶韋氏。莊子・外物篇》:以狶韋氏之流,觀今之世。

又,《集韻》:許豈切,音唏。集韻》本作豨。

又,《集韻》:抽遲切,音絺 —— 狶韋氏,因氏命官也。

又,盈之切,音飴 —— 狶韋,太史官名。李軌說。又,虛宜切,音僖 —— 豕也。列子・黃帝篇》:食狶如食人。

又,《集韻》:香依切,音希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ī、s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希

〔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ī] ⑴ 古同“豨”,猪:“正获之问于监市履~也,每下愈况。”⑵ 叫猪的声音。 [shǐ] ⑴ 〔~韦〕a。中国传说中的远古三皇以前帝王名号;b。古代官名;太史官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虛豈切頁碼315頁,第18

豨豕走豨豨。从豕𢁫聲。古有封豨脩虵之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虛斐反頁碼783頁,第2行,第1

豨豕走豨豨。從豕希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豨走且戯皃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虛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20頁,第1許惟賢795頁,第9

豨豕走豨豨也。

段注豨豨,走皃。以其走皃名之曰豨。《方言》。豬,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。關東西謂之彘。或謂之豕。南楚謂之豨。許說其本義。故次於此。《方言》說其引伸之義也。下文言封豨,則亦引伸之義。

从豕。希聲。

段注虛豈切。十五部。

古有封豨脩虵之害。

段注上古有此害也。《左傳》。申包胥曰:吳爲封豕長蛇。以荐食上國。《淮南書》說封豨脩蛇。卽封豕長蛇也。

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2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88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602頁
4說文校箋第404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378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362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32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68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1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47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391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324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451頁【補遺】第17432頁
14通訓定聲第2443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817頁【崇文】第3265頁
16說文句讀第1298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385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903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