疖字详情

jiēㄐㄧㄝ
疒部 共7画 半包围结构 U+7596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疒部

7画

2

20画 (癤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UBK

KSL

TYVV

00127

4081

8060

U 7596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横折钩、竖

疖字概述

〔疖〕字拼音是(jiē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疖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𰆊”,五行属木。

〔疖〕字仓颉码是KSL,五笔是UBK,四角号码是00127,郑码是TYVV,中文电码是4081,区位码是8060

〔疖〕字的UNICODE是U+759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02,UTF-32:00007596,UTF-8:E7 96 96。

〔疖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759

〔疖〕字异体字是𤻛𤻵

汉字解释

jiēㄐㄧㄝ

基本解释

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。俗称“疖子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疮疖。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。
furuncle;
疖子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72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782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737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子結切,音節。廣韻》:癰也。正字通》:瘍類,與癰疽別 —— 瘍之小者爲癤。

注解

〔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癤〕字拼音是jiē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節

〔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ē] ⑴ 见“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