瘌字详情
瘌
瘌字概述
〔瘌〕字拼音是(là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瘌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剌”,五行属火。
〔瘌〕字仓颉码是KDLN,五笔是UGKJ86,USKJ98,四角号码是00120,郑码是TFJK,中文电码是8877,区位码是8088。
〔瘌〕字的UNICODE是U+760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220,UTF-32:0000760C,UTF-8:E7 98 8C。
〔瘌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781。
〔瘌〕字异体字是剌、痢、癩、辢、辣、鬎、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59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6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30頁,第33字
音《唐韻》:盧達切;《集韻》:郎達切,𡘋音剌。《說文》:楚人謂藥毒曰痛瘌。《博雅》:瘌,痛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凡飲藥傅藥而毒,南楚之外謂之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辛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癆瘌不調。
义又,《集韻》:傷也、疥也。或作癩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落蓋切,音賴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瘌〕字拼音是là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剌。
〔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à] ⑴ 〔~痢〕生在人头上的皮肤病。亦称“秃疮”。⑵ 〔疤~〕见“疤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盧達切頁碼第248頁,第16字續丁孫
瘌
楚人謂藥毒曰痛瘌。从𤕫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力帶反頁碼第636頁,第7行,第2字述
楚人謂藥毒痛瘌。從疒剌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日中,人生瘡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盧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08頁,第2字許惟賢第617頁,第2字
楚人謂藥毒曰痛瘌。
段注《方言》曰:凡飮藥傅藥而毒,南楚之外謂之剌。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。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。或謂之眩。自關而西謂之毒瘌。痛也。郭云:癆,瘌皆辛螫也。按瘌如俗語言辛辣。
从𤕫。剌聲。
段注盧𨔶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作辣者,俗字。
楚人謂药毒曰「痛瘌」,今之辣字正即瘌字,其引申義也。
瘌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87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22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7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14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9頁,第2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80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4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4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92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2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9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3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77頁【補遺】第1714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65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57頁【崇文】第26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1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2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35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