篧字详情

𭗱

zhuóㄓㄨㄛˊhuòㄏㄨㄛˋ
⺮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7BE7 CJK 基本汉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ww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91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6画

10

16画 (篧)

上下结构

TPWY

HOBG

MWNI

88215

U 7BE7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篧字概述

〔篧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uó、huò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篧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隺”。

〔篧〕字仓颉码是HOBG,五笔是TPWY,四角号码是88215,郑码是MWNI

〔篧〕字的UNICODE是U+7BE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719,UTF-32:00007BE7,UTF-8:E7 AF A7。

〔篧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zhuóㄓㄨㄛˊ

基本解释

捕鱼用的罩。

2huòㄏㄨㄛˋ

基本解释

取鱼竹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3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895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855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士角切;《集韻》:仕角切,𡘋音浞。廣韻》:魚罩。爾雅・釋器》:篧謂之罩。【註】捕魚籠。【疏】李巡云:編細竹以爲罩,捕魚也。孫炎云:今楚篧也。然則罩以竹爲之,無竹則以荆,故謂之楚篧,皆謂捕魚是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側角切,音捉;竹角切,音斲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故切;《字彙補》:何悞切,𡘋𧅰詩・小雅》:烝然罩罩。【註】篧也。

集韻》同「籱」。

注解

〔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篧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ó、h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隺

〔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ó] ⑴ 捕鱼用的罩。 [huò] ⑴ 取鱼竹器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竹角切頁碼144頁,第19

籱罩魚者也。从竹靃聲。

籗籱或省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輟角反頁碼369頁,第3行,第2

籗罩魚者也。從竹靃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369頁,第3行,第3

籱或省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369頁,第4行,第1

籱或從隺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竹角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75頁,第3許惟賢346頁,第1

籗𦋇魚者也。

段注《网部》曰:罩,捕魚器也。《小雅》傳曰:罩,篧也。《釋器》曰:篧謂之罩。李巡云:篧,編細竹以爲罩,捕魚也。孫炎云:今楚篧也。

从竹。靃聲。

段注竹角切。按靃聲富在五部。隺聲當在二部。《爾雅》作篧。故郭音七角反。《唐韵》竹角切。《說文》作籱。故《廣韵》苦郭切

籱或从隺。

段注鉉本篆作籗。云籱或省。

籱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5頁,第18字
2陳昌治本第382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295頁
4說文校箋第190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178頁,第16字
6說文今釋第643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13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61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94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14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188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148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877頁【補遺】第16716頁
14通訓定聲第182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86頁【崇文】第1541頁
16說文句讀第573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72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465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