緤字详情

𭗱

xièㄒㄧㄝˋㄧㄝˋ
糹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7DE4 CJK 基本汉字

糹部

15画

9

15画 (緤)

左右结构

XANS

VFPTD

ZEZF

24994

U 7DE4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緤字概述

〔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iè、yè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枼”或“糹、枼”。

〔緤〕字仓颉码是VFPTD,五笔是XANS,四角号码是24994,郑码是ZEZF

〔緤〕字的UNICODE是U+7D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228,UTF-32:00007DE4,UTF-8:E7 B7 A4。

〔緤〕字异体字是𦁛𦁜𫄬

汉字解释

1xièㄒㄧㄝ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木棉的别称。
古书上说的一种布。
端绪。
古通“”,消除。

2ㄧㄝˋ

基本解释

缯帛番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2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30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893頁,第11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私列切,音薛。正韻》:先結切,音屑。說文》紲,或从枼。禮・少儀》:犬則執緤。【註】所以繫制之者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若夫束縛之,係緤之。【註】緤,謂以長繩係之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登閬風而緤馬。【註】緤,繫也。

注解

〔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è、y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枼

〔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è] ⑴ 古同“绁”。⑵ 木棉的别称。⑶ 古书上说的一种布。⑷ 端绪。⑸ 古通“渫”,消除。 [yè] ⑴ 缯帛番数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私列切頁碼438頁,第3

紲系也。从糸世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臣負羈紲。」

緤紲或从枼。

蔣注唐張參《五經文字》:絏,本文从世,緣廟諱偏傍,今經典並準式例變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私列切頁碼1037頁,第6行,第4

緤系也。從糸世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臣負羈紲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37頁,第7行,第1

紲或從枼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私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632頁,第4許惟賢1145頁,第7

緤犬系也。

段注犬字各本無。今補。《少儀》。犬則執緤。牛則執紖。馬則執靮。注曰:緤,紖,靮皆所以繫制之者。按許以此篆次於牛系,牛𦆕之後。其爲用《少儀》顯然也。緤本犬系。引申之,馬亦曰紲。故上文繮下曰馬紲也。若紲本謂馬,則宜次於繮篆後矣。

从糸。世聲。

段注私列切。十五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臣負羈紲。

段注《春秋》僖卄四年《左傳》文。服虔注曰:一曰犬韁曰紲。古者行則有犬。按如服說,則紲之本義也。如杜說紲馬韁,則紲引申之義也。服云犬韁。許云馬紲。文意正同。

紲或从枼。

段注枼亦世聲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犬系。古人牽犬,如李斯牽黄犬等是。

犬系也,古人牽犬,如李斯牽黄犬等是。

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65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11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29頁
4說文校箋第581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519頁,第22字
6說文今釋第1920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323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5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6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45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556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458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764頁【補遺】第17923頁【補編】第14901頁
14通訓定聲第2672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40頁【崇文】第4557頁
16說文句讀第1896頁
17章授筆記第549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35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212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