繃字详情
繃
繃字概述
〔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ēng、běng、bèng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崩”或“糹、崩”。
〔繃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糸( mì ),朋聲。本义是束縛,捆綁。
〔繃〕字仓颉码是VFUBB,五笔是XMEE,四角号码是22927,郑码是ZLQQ。
〔繃〕字的UNICODE是U+7E4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323,UTF-32:00007E43,UTF-8:E7 B9 83。
〔繃〕字异体字是䙀、䙖、綳、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3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37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00頁,第3字
音《廣韻》:北萌切;《集韻》:悲萌切;《韻會》:䀯橫切,𡘋音繃。《正韻》:補耕切,音伻。《說文》:束也。《墨子・尚同篇》:禹葬會稽,桐棺三寸,葛以繃之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束兒衣。《前漢・宣帝紀》:曾孫雖在襁緥。【註】師古曰:襁卽今之小兒繃也。
注解
〔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ēng、běng、b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崩。
〔繃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糸( mì ),朋聲。本义是束縛,捆綁。
〔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ēng] ⑴ 束縛;捆綁。⑵ 嬰兒的包被。⑶ 古代的一種刑法。⑷ 催促。⑸ 張緊;拉緊。如⑹ 稀疏地縫上或用針別上。如⑺ 勉強支持;硬撐。如⑻ 物體猛然彈起。如⑼ 騙(財物)。如㈡ [běng] ⑴ 板著。如㈢ [bèng] ⑴ 裂開。如⑵ 副詞。表示程度,相當於“很”。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補盲切頁碼第433頁,第21字續丁孫
繃
異體𦇜
束也。从糸崩聲。《墨子》曰:「禹葬會稽,桐棺三寸,葛以繃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補盲切頁碼第1029頁,第3行,第3字述
束也。從糸崩聲。《墨子》曰:「禹葬會稽,桐棺三寸,葛以繃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補盲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58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6頁,第6字
束也。从糸。崩聲。
段注補盲切。古音在六部。
《墨子》曰:
段注《漢志》。《墨子》七十一篇。名翟。爲宋大夫。在孔子後。
禹葬會稽。桐棺三寸。葛㠯繃之。
段注今《墨子・節葬》篇此句三見。皆作緘。古蒸侵二部音轉冣近也。鄭注《禮記》曰:齊人謂棺束爲緘。
白话解释
绷,用带子缠紧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崩”作声旁。《墨子》上说:“禹被埋葬在会稽山,桐木作的棺材有三寸厚,并用葛藤将它以捆紧。”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糸、崩聲。從「糸」,表示與絲繩有關;「崩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繃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56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98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2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71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3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94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82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365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3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1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8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13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615頁【補遺】第1790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23頁【崇文】第44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6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69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00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