繍字详情

𭗱

xiùㄒㄧㄡˋ
糹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7E4D CJK 基本汉字

糹部

17画

11

18画 (繡)

左右结构

XVOJ

VFLLL

ZXNU

25927

U 7E4D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竖

繍字概述

〔繍〕字拼音是(xiù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粛”或“糹、粛”。

〔繍〕字仓颉码是VFLLL,五笔是XVOJ,四角号码是25927,郑码是ZXNU

〔繍〕字的UNICODE是U+7E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333,UTF-32:00007E4D,UTF-8:E7 B9 8D。

〔繍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xiùㄒㄧㄡ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44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939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902頁,第13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息救切,音秀。說文》:五采備也。釋名》:繡,修也,文修修然也。書・益稷》:黼黻絺繡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畫繢之事,五采備,爲之繡。

又,姓。姓氏急就篇》:漢有繡君實。

又,《集韻》:先彫切,音蕭。類篇》:綺屬。詩・唐風》:素衣朱繡。【箋】繡,當爲綃。韻補》:當讀如肖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3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3頁,第40
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畫繢之事,五采備,爲之繡。

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。

注解

〔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繡〕字拼音是xi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肅

〔繡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糸,肅聲。從“糸”( mì )與絲織有關。本义是刺繡。

〔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ù] ⑴ 用絲線等在綢和布上綴成花紋或文字⑵ 繡成的物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