绺字详情
绺
纟部
共11画
左右结构
U+7EFA
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绺字概述
〔绺〕字拼音是(liǔ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咎”,五行属火。
〔绺〕字仓颉码是VMHYR,五笔是XTHK,四角号码是23164,郑码是ZRIJ,中文电码是4859,区位码是7124。
〔绺〕字的UNICODE是U+7EF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506,UTF-32:00007EFA,UTF-8:E7 BB BA。
〔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036。
〔绺〕字异体字是綹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绺”,请参考“綹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19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28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91頁,第2字
音《集韻》:力九切,音柳。《說文》:緯十縷爲綹。《類篇》:一曰絲十爲綸,綸倍爲綹。沈佺期〈七夕曝衣篇〉:上有仙人長命綹,中看玉女迎歡繡。
注解
〔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綹〕字拼音是li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咎。
〔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ǔ] ⑴ 量詞,指一束理順了的絲,線、須、發等⑵ 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皺⑶ 絲縷的組合物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绺”,请参考“綹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久切頁碼第432頁,第11字續丁孫
綹
緯十縷爲綹。从糸咎聲。讀若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力久切頁碼第1026頁,第7行,第4字述
緯十縷爲綹。從糸咎聲。讀若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7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1頁,第4字
緯十縷爲綹。
段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。故篇,韵曰:緯十絲曰綹。文互相足也。許言縷不言絲者,言縷可以包絲。言絲不可以包縷也。
从糸。咎聲。讀若桺。
段注力九切。三部。
白话解释
绺,纺织中十根为一组的纬线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咎”作声旁。读音像读“柳”。
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53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93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1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69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1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8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67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33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2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9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6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9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573頁【補遺】第178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990頁,第6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20頁【崇文】第44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5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4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9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