蹓字详情

𭗱

liūㄌㄧㄡ
足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8E53 CJK 基本汉字
通用字

足部

17画

10

14画 (溜)

左右结构

KHQL

RMHHW

JIYK

67162

6448

U 8E53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竖提、点、横折钩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蹓字概述

〔蹓〕字拼音是(liū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蹓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留”。

〔蹓〕字仓颉码是RMHHW,五笔是KHQL,四角号码是67162,郑码是JIYK,中文电码是6448

〔蹓〕字的UNICODE是U+8E5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435,UTF-32:00008E53,UTF-8:E8 B9 93。

〔蹓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liūㄌㄧㄡ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蹓跶,同“溜达”。散步。
stroll;
肖队长出南门蹓跶。 ——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
蹓弯(散步)
2.偷偷地走开 。
sneak off;
他说着,一转身就想。
3.另见 liù。

2liùㄌㄧㄡˋ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牵着牲畜或带着鸟慢慢走 。
walk;
蹓鸟(带着鸟到幽静的地方去蹓蹓);蹓马(牵着马慢慢地走,让马减轻疲劳或减轻病势)
2.另见 liū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2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639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587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力救切,音霤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在鬱林郡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鬱林郡有中溜縣。

又,《水經注》: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。

又,水溜下也。孫綽〈遊天台山賦〉:醴泉涌溜于隂渠。又,馬觀《瀛涯勝覽》:弱水三千,舟行遇風,一失入溜,則水弱而沒溺。

又,發也。管子・宙合篇》:減溜大成。【註】減,盡也;溜,發也 —— 言徧環畢莫不備得,故曰減溜大成。

又,與霤同。左傳・宣三年》:三進及溜。【正義】溜,謂簷下水滴之處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求切,音留 —— 義同。

又,與留同。戰國策》:成皋石溜之地。【註】古作石留。

又,與流通。〈靈樞經〉:所溜爲滎。【註】溜、流同。

注解

〔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iū、li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留

〔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留声。本义是水名。

〔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ū] ⑴ 滑行,(往下)滑⑵ 光滑,平滑,无阻碍⑶ 趁人不见走开⑷ 同“熘”。 [liù] ⑴ 迅急的水流⑵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,房顶上流下的水⑶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⑷ 量词,指行( háng )列,排⑸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