缳字详情

huánㄏㄨㄢˊ
纟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7F33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纟部

16画

13

19画 (繯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XLGE

VMWLV

ZLJR

26132

4944

7157

U 7F33

撇折、撇折、提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缳字概述

〔缳〕字拼音是(huán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缳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睘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缳〕字仓颉码是VMWLV,五笔是XLGE,四角号码是26132,郑码是ZLJR,中文电码是4944,区位码是7157

〔缳〕字的UNICODE是U+7F3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563,UTF-32:00007F33,UTF-8:E7 BC B3。

〔缳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194

〔缳〕字异体字是𦇏

汉字解释

huánㄏㄨㄢˊ

基本解释

绳套。投~(自缢)。
绞杀。~首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绳圈;绞索。
knot; loop noose;
缳,络也。 —— 《广雅·释器》虹蜺为缳。 —— 扬雄《羽猎赋》
缳首(以绳为圈,套在颈上加以勒杀。即绞刑);投缳自缢。
动词
以绳索相系绕。即网络。
strangle;
缳山于有牢。 —— 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绕也。”
缳橐(笼络,囊括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4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940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903頁,第1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𤱶切,音泫。說文》作𦇏,絡也。玉篇》:環也。廣韻》:繫也。類篇》:維也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虹蜺爲繯。【註】系也。文選》〔李善註〕:旗上繫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下兗切,音蜎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胡慣切,音患。揚子《方言》:㯂,宋、魏、陳、楚江淮之閒謂之繯。廣韻》:縞文也。

注解

〔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繯〕字拼音是h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睘

〔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n] ⑴ 见“缳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畎切頁碼433頁,第15

𦇏

異體

𦇏落也。从糸瞏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落者,今之絡字。古叚落,不作絡,謂包絡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畎切頁碼1029頁,第1行,第3

𦇏落也。從糸瞏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畎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86頁,第1許惟賢1125頁,第10

𦇏落也。

段注落者,今之絡字。古叚落。不作絡。謂包絡也。《莊子》落馬首,《漢書》虎落皆作落。木落乃物成之象。故曰落成,曰包落。皆取成就之意也。《馬融傳》曰:繯橐四野之飛征。李注引《說文》。又引《國語》繯於山有牢。賈逵注云:繯,還也。按還環古今字。古用還不用環。《國語》繯於山有牢,今本譌作環山於有牢。韋注曰:環,繞也。山於誤倒。環爲俗字。葢非韋氏之誤,而淺人轉寫所致也。知古書之貤繆不可知者多矣。

从糸。瞏聲。

段注胡畎切。十四部。李賢又胡串反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云「投繯」字,即此。

今云「投繯」字,即此,

繯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5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1097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819頁
4說文校箋第571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513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893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8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36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3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1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548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51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11頁【補遺】第17901頁
14通訓定聲第3039頁,第4字
15通訓定聲第3040頁,第4字
16說文義證第1123頁【崇文】第4489頁
17說文句讀第1865頁
18章授筆記第541頁,第5字
19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67頁,第2字
20古字釋要第1200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