肑字详情

𭗱

ㄅㄛˊㄉㄧˊ
月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8091 CJK 基本汉字

月部

7画

3

9画 (肑)

左右结构

EQYY

BPI

QRS

77220

U 8091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点

肑字概述

〔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ó、dí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勺”或“、勺”。

〔肑〕字仓颉码是BPI,五笔是EQYY,四角号码是77220,郑码是QRS

〔肑〕字的UNICODE是U+809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13,UTF-32:00008091,UTF-8:E8 82 91。

〔肑〕字异体字是𥭖

汉字解释

1ㄅㄛˊ

基本解释

手脚指节的响声。
肥腴。

2ㄉㄧˊ

基本解释

腹下肉。
腋下到肋骨尽处部分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3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73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939頁,第17

廣韻》:都歷切,音的 —— 腹下肉也。類篇》:脅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北角切,音剝。廣韻》同「𥭖」。集韻》:豕腴。博雅》:肑謂之胂。【釋文】百卓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必歷切,音壁 —— 指節聲。玉篇》:手足指節之鳴。

又,《集韻》:逋約切 —— 肑鳴。或从竹作𥭖

注解

〔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ó、d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勺

〔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ó] ⑴ 手脚指节的响声。⑵ 肥腴。 [dí] ⑴ 腹下肉。⑵ 腋下到肋骨尽处部分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𥭖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北角切頁碼134頁,第9

𥭖

𥭖手足指節鳴也。从筋省,勺聲。

肑𥭖或省竹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逼朔反頁碼347頁,第4行,第3

肑手足指節之鳴者也。從筋省,勺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手指節連綴之筋可屈伸者也,曳之則鳴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47頁,第5行,第1

𥭖或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北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709頁,第4許惟賢316頁,第2

肑手足指節鳴也。

段注其聲膊膊然。

从筋省。勺聲。

段注北角切。二部。

𥭖或省竹。

段注按《廣雅》曰:肑謂之腴。篇,韵皆云肑,腹下肉。此別一義。

𥭖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67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357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277頁
4說文校箋第177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167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60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05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45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7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07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174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136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616頁
14通訓定聲第1320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357頁【崇文】第1425頁
16說文句讀第525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16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439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