腔字详情

qiāngㄑㄧㄤ
月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8154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月部

12画

8

14画 (腔)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、形声字

EPWA

BJCM

QWBI

73212

5204

3927

U 8154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

腔字概述

〔腔〕字拼音是(qiāng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空”或“、空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腔〕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。从月( 肉 ),从空,空亦声。本义是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。

〔腔〕字仓颉码是BJCM,五笔是EPWA,四角号码是73212,郑码是QWBI,中文电码是5204,区位码是3927

〔腔〕字的UNICODE是U+815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08,UTF-32:00008154,UTF-8:E8 85 94。

〔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715,属常用字

〔腔〕字异体字是𤟄

汉字解释

qiāngㄑㄧㄤ

基本解释

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。~子。体~。满~热血。
器物的中空部分。炉~。
乐曲的调子。~调( diào )。唱~。梆子~。
说话的声音、语调。开~。京~。装~作势。拿~拿调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会意兼形声。从月(肉),从空,空亦声。本义: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。
2.同本义。
cavity;
腔,内空也。从肉,从空,空亦声。 —— 《说文新附》
腔子(胸腔);口腔;胸腔;生殖腔;胚盘下腔;胸膜腔;心腔;肾球囊腔;颅腔;腹腔;肠腔;子宫腔;髓腔。
3.曲调;曲谱 。
tune;
腔拍(唱腔节奏);腔板(乐曲的调子和节拍);唱走了腔。
4.口音 。
accent;
腔音(口音);广东腔;山东腔;腔者。
5.腔调 。
tone;
学生腔;腔派(腔调气派)
6.模样 。
manner;
腔儿(样子;模样);腔巴骨子(腔儿)
量词
多指牲口个体。
一腔猪;一腔羊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6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98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953頁,第14

唐韻》:苦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枯江切,𡘋音啌。說文》:內空也。集韻》:骨體曰腔。

又,馬膁也。齊民要術》:相馬法,腸欲充,腔欲小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俗謂歌曲調曰腔。今俗从音作

又,《集韻》:苦貢切,空去聲 —— 羊腊。五音集韻》:羊肋。

集韻》或作𤟄六書正譌》:俗作羫,非。

注解

〔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腔〕字拼音是qi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空

〔腔〕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。从月( 肉 ),从空,空亦声。本义是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。

〔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ng] ⑴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⑵ 器物的中空部分⑶ 乐曲的调子⑷ 说话的声音、语调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苦江切頁碼134頁,第3

腔內空也。从𠕎从空,空亦聲。

白话解释

腔,躯体中由骨、肉构成的内空部分。字形采用“肉、肉”会义,“空”也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上「空」下「肉」。篆文從肉、從空,空亦聲。從「肉」,表示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空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中空的意思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腔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66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356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276頁
4說文校箋第177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167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599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2447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874頁,第3字
9說文標整第106頁,第21字
10標注說文第174頁,第6字
11說文注箋第1365頁,第2字
12說文詁林第4610頁【補編】第14905頁
13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14頁,第2字
14古字釋要第439頁,第4字
15新附通誼第16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