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字详情
膏
膏字概述
〔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āo、gào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膏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高、⺝”或“高、⺼”,五行属木。
〔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高声。从肉,表示与肉体有关。本义是溶化的油脂,无角动物的油脂。
〔膏〕字仓颉码是YRBB,五笔是YPKE,四角号码是00227,郑码是SJJQ,中文电码是5221,区位码是2464。
〔膏〕字的UNICODE是U+818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67,UTF-32:0000818F,UTF-8:E8 86 8F。
〔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142,属常用字。
〔膏〕字异体字是𥆕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7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2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8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:古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勞切;《正韻》:姑勞切,𡘋音高。《說文》:肥也。《韻會》:凝者曰脂,澤者曰膏。一曰戴角者脂,無角者膏。《元命包》:膏者,神之液也。《易・鼎卦》:雉膏不食。〈晉語〉:不能爲膏,而祗離咎也。【註】膏,肥也。【又】夫膏粱之性難正也。【註】膏,肉之肥者。《史記・田敬仲完世家》:狶膏棘軸。【註】狶膏,豬脂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人一月而膏。《左傳・成十年》:居肓之上、膏之下。【註】心下爲膏。
音又,《正韻》:澤也。《博雅》:膏,滑澤也。《易・屯卦》:屯其膏。【疏】《正義》曰:膏謂膏澤也。
义又,脣脂,以膏和丹作之,亦曰膏。《詩・衞風》:豈無膏沐,誰的爲容。
义又,甘也。《禮・禮運》:天降膏露。【註】膏,猶甘也。
义又,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其植物宜膏物。【註】鄭司農曰:膏物,謂楊柳之屬,理致且白如膏。
义又,五穀之滑者皆曰膏。《山海經》:西南黑水之閒,有廣都之野,爰有膏菽、膏稻、膏黍、膏稷。【註】郭曰:言味好皆滑如膏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古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號切,𡘋音誥 —— 潤也。《詩・曹風》:芃芃黍苗,隂雨膏之。【釋文】膏,古報反。《禮・內則》:脂膏以膏之。【釋文】膏之,古報反。〇【按】劉鑑《經史動靜字音》: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,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。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6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3字
《詩・衞風》豈無膏沐,誰的爲容。
謹照原文誰的改誰適。
注解
〔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āo、g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高、⺼。
〔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高声。从肉,表示与肉体有关。本义是溶化的油脂,无角动物的油脂。
〔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āo] ⑴ 肥,肥肉⑵ 脂油⑶ 中医指心尖脂肪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㈡ [gào] ⑴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⑵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勞切頁碼第130頁,第1字續丁孫
膏
𦘺也。从𠕎高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家毫反頁碼第335頁,第4行,第1字述
肥也。從肉高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勞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673頁,第1字許惟賢第300頁,第2字
肥也。
段注按肥當作脂。脂字不廁於此者,許嚴人物之別。自胙篆巳下乃謂人所食者。膏謂人脂。在人者可假以名物。如無角者膏是也。脂專謂物。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。
从肉。高聲。
段注古勞切。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肥也,凡有膏油皆可稱肥。段云肥當作脂,非。
白话解释
膏,肥油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高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下像肉,上像高的省形;另一個像肉在高形之中。篆文從肉、高聲。從「肉」,指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高」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膏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7頁,第1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3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0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2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76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01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4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3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2頁,第2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6頁,第1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0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78頁【補遺】第1667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95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3頁【崇文】第13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78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2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26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