芩字详情

qínㄑㄧㄣˊ
艹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+82A9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艹部

7画

4

10画 (芩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WYN

TOIN

EOSX

44207

5355

6043

U 82A9

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撇/横钩

芩字概述

〔芩〕字拼音是(qí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芩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今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芩〕字仓颉码是TOIN,五笔是AWYN,四角号码是44207,郑码是EOSX,中文电码是5355,区位码是6043

〔芩〕字的UNICODE是U+82A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49,UTF-32:000082A9,UTF-8:E8 8A A9。

〔芩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671

〔芩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qínㄑㄧㄣˊ

基本解释

〔黄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对生,花淡紫色,或带青白色,根长大,色深黄,可入药。
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黄芩。
skullcap;
芩,芩草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食野之芩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2.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对生,披针形,开淡紫色花。根黄色,中医入药,有清热祛湿等作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43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020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988頁,第9

唐韻》:巨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渠金切,𡘋音琴。說文》:草也。詩・小雅》:呦呦鹿鳴,食野之芩。【疏】根如釵股,葉如竹,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爲草。其實牛馬亦喜食之。

又,黃芩,藥名。本草註》:芩者,黔也。黔乃黃黑之色也。劉琨〈與兄子演書〉:黃芩一斤,皆所須也。柳宗元文:黃芩以腐腸。【註】陶隱居云:圓者名子芩,破者名宿芩。

又,地名。〈魏志・東夷傳〉:廉斯鑡爲辰韓大渠帥,從芩中乗大船入辰韓。

又,《玉篇》:渠炎切;《集韻》:其淹切,𡘋音黔 —— 義同。

又,魚音切,音吟 —— 菜名,如蒜生水中。

或作䕾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7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27

《詩》食野之芩。《疏》根如釵股,葉如竹,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爲草。其實牛馬亦喜食之。

謹照原文其實改真實。

注解

〔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芩〕字拼音是q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今

〔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n] ⑴ 〔黄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对生,花淡紫色,或带青白色,根长大,色深黄,可入药。⑵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巨今切頁碼21頁,第29

芩艸也。从艸今聲。《詩》曰:「食野之芩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巨任反頁碼81頁,第4行,第2

芩艸也。從艸今聲。《詩》曰:「食野之芩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巨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27頁,第4許惟賢55頁,第4

芩艸也。

段注《小雅》。呦呦鹿鳴。食野之芩。傳曰:芩艸也。陸璣云:芩艸莖如釵股。葉如竹。蔓生澤中下地鹹處。爲艸眞實。牛馬皆喜食之。按如陸說。則非黃芩藥也。許君黃菳字從金聲。詩野芩字從今聲。𢧵然分別。他書亂之。非也。毛〈詩〉音義引《說文》云:蒿也。以別於毛公之艸也。甚爲可據。但訓蒿則與弟二章不別。且《說文》當以芩與蒿篆類廁。恐是一本作蒿屬。《釋文》也字或屬字之誤。又按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曰荶䕾芩三字同,魚音切。菜名。似蒜。生水中。攷《字林》、《齊民要術》皆云荶似蒜。生水中。此則別是一物。

从艸。今聲。

段注巨今切。七部。

詩曰:食野之芩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青蒿。

芩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0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66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69頁
4說文校箋第28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24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85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5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9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30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6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27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24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623頁【補遺】第16224頁
14通訓定聲第36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71頁【崇文】第281頁
16說文句讀第83頁
17章授筆記第38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4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