荪字详情
荪
艹部
共9画
上下结构
U+836A
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荪字概述
〔荪〕字拼音是(sū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荪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孙”或“⺾、孙”,五行属木。
〔荪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孙声。本义是香草。一种芳香植物。亦名“荃”。
〔荪〕字仓颉码是TNDF,五笔是ABIU,四角号码是44490,郑码是EYKO,中文电码是5549,区位码是6105。
〔荪〕字的UNICODE是U+836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42,UTF-32:0000836A,UTF-8:E8 8D AA。
〔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135。
〔荪〕字异体字是䕖、蓀、𦳪、𦺈、𦽙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荪”,请参考“蓀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12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50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9頁,第24字
音《唐韻》:思渾切;《正韻》:蘇昆切,𡘋音孫。《玉篇》:香草也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蓀橈兮蘭旌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葴蔣若蓀。《韻會》:陶隱居云:溪蓀極似石菖蒲,而葉無脊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䕖,或作荃。《類篇》:又作𦺈𧂍。
注解
〔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蓀〕字拼音是sū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孫。
〔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ūn] ⑴ 见“荪”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荪”,请参考“蓀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思渾切頁碼第32頁,第1字續丁孫
蓀
香艸也。从艸孫聲。
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0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6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4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7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64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0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25頁,第6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44頁,第3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353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928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87頁,第7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99頁,第2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4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