蓇字详情

𭗱

ㄍㄨ
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+84C7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通用字

艹部

12画

9

16画 (蓇)

上下结构

AMEF

TBBB

ELW

44227

U 84C7

横、竖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折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

蓇字概述

〔蓇〕字拼音是(gū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蓇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骨”。

〔蓇〕字仓颉码是TBBB,五笔是AMEF,四角号码是44227,郑码是ELW

〔蓇〕字的UNICODE是U+84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991,UTF-32:000084C7,UTF-8:E8 93 87。

〔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311

汉字解释

ㄍㄨ

基本解释

〔~葖〕a。果实的一种类型,如芍药、八角茴香的果实;b。骨朵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1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51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20頁,第7

唐韻》、《類篇𡘋古忽切,音骨。玉篇》:不實草。山海經》:嶓冢之山有草焉,黑華而不實,名曰蓇容,食之使人無子。

注解

〔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蓇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骨

〔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ū] ⑴ 〔~葖〕a。果实的一种类型,如芍药、八角茴香的果实;b。骨朵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