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字详情
蜂
蜂字概述
〔蜂〕字拼音是(fēng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夆”,五行属水。
〔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夆( fēng )声。本义是蜂,一种昆虫。有蜜蜂、胡蜂、细腰蜂等。特指“蜜蜂”。
〔蜂〕字仓颉码是LIHEJ,五笔是JTDH,四角号码是57154,郑码是IRCI,中文电码是5762,区位码是2368。
〔蜂〕字的UNICODE是U+870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62,UTF-32:00008702,UTF-8:E8 9C 82。
〔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925,属常用字。
〔蜂〕字异体字是䗦、䗬、蚌、蠭、𧉳、𧊩、𧋴、𧒒、𧓶、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96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4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7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敷容切,音丰 —— 與蠭同。《集韻》:蠭通作蜂。
音又,薄紅切,音蓬。《蒼頡篇》:螽蜂,蟲名,字或作𧓶。
注解
〔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蜂〕字拼音是f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夆。
〔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夆( fēng )声。本义是蜂,一种昆虫。有蜜蜂、胡蜂、细腰蜂等。特指“蜜蜂”。
〔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ēng] ⑴ 昆虫,会飞,多有毒刺,能蜇人。有“蜜蜂”、“熊蜂”、“胡蜂”、“细腰蜂”等多种,多成群住在一起。⑵ 特指“蜜蜂”⑶ 〔~鸟〕鸟类中最小的一种,大小如大拇指,嘴细长。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。产于南美洲。⑷ 众多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敷容切頁碼第447頁,第19字續丁孫
蠭
飛蟲螫人者。从䖵逢聲。
𧒒
異體蜂
古文省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按:此字俗作蜂。」《玉篇・䖵部》:「蠭,今作蜂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𢾭容切頁碼第1054頁,第1行,第3字述
飛蟲螫人者。從䖵逢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4頁,第1行,第4字述
古文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敷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6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74頁,第7字
飛蟲螫人者。
段注《左傳》。蠭𧍣有毒。按《釋蟲》言土蠭,木蠭。無單言蠭者。許書則𧒘蠃下云:細腰土蠭也。卽《爾雅》之土蠭。然則此單言蠭。卽《爾雅》之木蠭也。《本艸經》露蜂房,亦謂木上大黃蠭窠也。其房大者如罋。小者如桶。云露蠭,正對土蠭在地中言之。許謂土蠭爲細要純雄。其飛蟲螫人者,則謂大黃蠭。竝非細要純雄無子者。《內則》、《檀弓》謂之范。俗作𧍙。其子可食。故《內則》庶羞雀,鷃,蜩,范。
从䖵。逢聲。
段注敷容切。九部。
古文省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漢書》鋒刃借作蠭。
鏠刃之鏠,《漢書》多借蠭字為之。鏠有尖,蠭有刺,正同。俗作蜂。
古多假作鏠刃字,以皆有刺也。
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86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42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5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5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31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70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06頁,第6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619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31頁,第6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4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1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708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046頁【補遺】第1796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6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76頁【崇文】第47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4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9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86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34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