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字详情
血
血字概述
〔血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iě、xuè),部首是血部,总笔画是6画,是独体字。
〔血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水。
〔血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皿,“一”象血形。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。本义是牲血,供祭祀用。
〔血〕字仓颉码是HBT,五笔是TLD,四角号码是27102,郑码是MLKA,中文电码是5877,区位码是4910。
〔血〕字的UNICODE是U+884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880,UTF-32:00008840,UTF-8:E8 A1 80。
〔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479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5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07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82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呼決切,音泬。《類篇》:祭所薦牲血,从皿、一,象血形。《釋名》:血,濊也,出于肉,流而濊濊也。《關尹子・四符篇》:一爲父,故受氣于父,氣爲水;二爲母,故受血于母,血爲火。《易・說卦傳》:坎爲血卦。【疏】取其人之有血,猶地有水也。《禮・中庸》:凡有血氣者,莫不尊親。
义又,《大戴禮》:血者,猶血。【註】血,憂色也。
义又,《山海經》: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,可以血玉。【註】謂染玉可以作光彩。
义又,《詩・鄭風・茹藘》〔疏〕:陸璣云:茹藘,一名地血。
音又,《韻補》:胡桂切,叶音惠。劉向〈九歎〉:晉申生之離讒兮,荆和氏之泣血;吳子胥之抉眼兮,王子比干之橫廢。
音又,《毛詩古音攷》:音綌 —— 鼠思泣血,無言不疾。宋玉〈高唐賦〉:弭節奄忽,蹄足灑血;舉功先得,獲車已實。
注解
〔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血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ě、xuè,独体字。
〔血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皿,“一”象血形。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。本义是牲血,供祭祀用。
〔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è] ⑴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⑵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⑶ 喻刚强热烈㈡ [xiě] ⑴ 义同“血”( xuè ),用于口语。多单用,如“流了点儿血”。也用于口语常用词,如“鸡血”、“血块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呼決切頁碼第158頁,第7字續丁孫
血
祭所薦牲血也。从皿,一象血形。凡血之屬皆从血。
附注按:甲骨文中「一」有作「」者。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《說文解字》『从皿,一象血形』,此从『』者,血在皿中,側視之則為一,俯視之則成『』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翾迭反頁碼第400頁,第7行,第1字述
祭所薦牲血也。從皿,一象血形也。凡血之屬,皆從血。
鍇注臣鍇曰:「祭薦毛血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呼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8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377頁,第7字
祭所薦牲血也。
段注《肉部》曰:𦝭,血祭肉也。《爨部》曰:釁,血祭也。《郊特牲》曰:毛血吿幽全之物也。注。幽謂血也。《毛詩》血以吿殺。膋以𦫵臭。此皆血祭之事。按不言人血者,爲其字从皿。人血不可入於皿。故言祭所薦牲血。然則人何以亦名血也。以物之名加之人。古者茹毛飮血。用血報神。因製血字。而用加之人。
从皿,
段注皿者,《周禮》珠槃,玉敦之類。
一象血形。
段注在皿中也。呼決切。十二部。
凡血之屬皆从血。
白话解释
血,祭祀时敬献给神灵的牲畜的鲜血。字形主要依据“皿”字而构造,字形中的“一”,像器皿中装着鲜血的样子。所有与血相关的 字,都采用“血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
二例,都像器中血塊的樣子。戰國文字
、
沿自甲文之形,只是繁簡不同而已。篆文作
,由「皿」和「一」構成。皿,表示盛牲血的器具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,六書中屬於象形。一,在此只像凝固的血塊,沒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只是一個不成文的實象而已。當皿和一結合成「血」,正可顯示器中血塊的意思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
,稍失其形,楷書沿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由象形皿加實象血塊而成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14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13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2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04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97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0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229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78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02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6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03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62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245頁【補遺】第167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08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19頁【崇文】第16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25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42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228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07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