觕字详情

𭗱

ㄘㄨ
角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89D5 CJK 基本汉字

角部

11画

4

11画 (觕)

左右结构

TRQE 86 、 CQEH 98

HQNBG HQNBQ

MBRL

27527

U 89D5

撇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

觕字概述

〔觕〕字拼音是(cū),部首是角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牛、角”或“牜、角”。

〔觕〕字仓颉码是HQNBG HQNBQ,五笔是TRQE86,CQEH98,四角号码是27527,郑码是MBRL

〔觕〕字的UNICODE是U+89D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285,UTF-32:000089D5,UTF-8:E8 A7 95。

〔觕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ㄘㄨ

基本解释

牛角直貌。
粗浅;粗略。
同“”。

2chùㄔㄨ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3chéngㄔㄥ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角长貌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28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0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114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倉胡切;《集韻》:聰徂切,𡘋音粗 —— 大也、疏也、物不精也。公羊傳・莊十年》:觕者曰侵,精者曰伐。【註】觕,麤也。又,才古反。又,通作粗。禮・月令》:其器高以粗。呂覽》作觕。

又,《廣韻》:徂古切;《集韻》:坐五切,𡘋殂上聲。牛角直下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略也。前漢・藝文志》:庶得麤觕。又,〈敘傳〉:觕舉僚職。師古曰:觕,粗略也、大略也。𡘋才戸反。正字通》:《說文》本作麤,俗作麄粗,非。按《通雅》曰:世皆以觕爲麤字,此緣陸孫而誤也。不知觕乃粗義,非粗音也。漢書》麤觕連用,一處二粗字,有是理乎。古蓋各造粗字,至漢分之,麤爲塵起之粗,平聲。觕爲一切之粗,上聲。故班固《漢書》連用則異聲,分用則同「字」,不可不辨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鋤庚切,音傖 —— 與䚘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尺玉切 —— 與觸同。

注解

〔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角

〔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ū] ⑴ 牛角直貌。⑵ 粗浅;粗略。⑶ 同“粗”。 [chù] ⑴ 同“觸”。 [chéng] ⑴ 同“䚘”。角长貌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士角切頁碼138頁,第16

𧢼

𧢼角長皃。从𧢲爿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字見於經史者皆譌為觕,从牛、角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士岳反頁碼356頁,第7行,第1

𧢼角長皃也。從角爿聲。讀若租𧢼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士角切古音第-部頁碼739頁,第3許惟賢328頁,第8

𧢼角長皃。

段注按此字見於經史者皆譌爲觕。從牛角。《公羊傳》曰:觕者曰侵。精者曰伐。何曰觕,麤也。《公羊》隱元年注曰:用心尚麤觕。《漢・藝文志》曰:庶得麤觕。以麤觕連文。則觕非麤字也。麤觕若今人曰粗糙。雙聲字也。𧢼從爿聲。古葢讀如倉。轉寫譌其形作觕。其音讀才古反。又或讀七奴反矣。其義則本訓角長。引伸之爲鹵莽之意。因之觕與精爲對文。《月令》。其器高以粗。呂覽粗作觕。

从角。

段注《廣韵》。觕徂古切。牛角直下也。於本義近。

爿聲。

段注《集韵》曰:獸角長曰䚘。或作觕。鋤庚切。於本音近。

讀若粗𧢼

段注𧢼衍字。讀若粗則徂古切。《經典釋文》所由才古反也。今字別觕𧢼爲二。𧢼士角切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即觕。

𧢼【槍】,今作觕。

俗作觕。

𧢼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76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368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285頁
4說文校箋第183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73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621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09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531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90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10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180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142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741頁【補遺】第16698頁
14通訓定聲第3594頁,第1字
15通訓定聲第1732頁,第4字
16說文義證第371頁【崇文】第1481頁
17說文句讀第547頁
18章授筆記第189頁,第7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06頁,第4字
20古字釋要第453頁,第11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倉胡切頁碼327頁,第14

麤行超遠也。从三鹿。凡麤之屬皆从麤。

附注《甲骨文編》:「卜辭麤从二鹿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村呼反頁碼804頁,第1行,第1

麤行超逺也。從三鹿。凡麤之屬,皆從麤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倉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886頁,第1許惟賢824頁,第1

麤行超遠也。

段注鹿善驚躍。故从三鹿。引伸之爲鹵莽之偁。篇,韵云:不精也,大也,疏也。皆今義也。俗作麁。今人槩用粗。粗行而麤廢矣。粗音徂古切

从三鹿。

段注三鹿齊跳,行超遠之意。《字統》云:警防也。鹿之性,相背而食。慮人獸之害也。故从三鹿。楊氏與許乖異如此。倉胡切。五部。

凡麤之屬皆从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麤莽也,粗糙當作粗。

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4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814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21頁
4說文校箋第417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389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40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39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81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7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55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404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335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716頁【補遺】第17475頁
14通訓定聲第162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42頁【崇文】第3365頁
16說文句讀第1346頁
17說文新證第747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405頁,第4字
19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44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927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