諏字详情

𭗱

zōuㄗㄡ
言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8ACF CJK 基本汉字

言部

15画

8

15画 (諏)

左右结构

YBCY

YRSJE

SCXS

07640

U 8ACF

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横撇/横钩、捺

諏字概述

〔諏〕字拼音是(zōu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取”或“訁、取”。

〔諏〕字仓颉码是YRSJE,五笔是YBCY,四角号码是07640,郑码是SCXS

〔諏〕字的UNICODE是U+8AC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535,UTF-32:00008ACF,UTF-8:E8 AB 8F。

〔諏〕字异体字是𧩞𧩻

汉字解释

zōuㄗㄡ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91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168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142頁,第20

唐韻》:子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遵須切,𡘋音㖩。說文》:聚謀也。爾雅・釋詁》:謀也。玉篇》:問政事也。詩・小雅》:周爰咨諏。左傳・襄四年》:咨事爲諏。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不諏日。

又,星名。禮・月令》〔鄭註〕:孟春者,日月會于諏訾,而斗建寅之辰也。諏,本又作娵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將侯切,音陬。又,《集韻》:房尤切,音浮 —— 義𡘋同。

類篇》或作𧩻,《說文長箋》亦作𧩞

注解

〔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諏〕字拼音是z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取

〔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ōu] ⑴ 见“诹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子于切頁碼70頁,第3

異體𧩞

諏聚謀也。从言取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煎吁反頁碼197頁,第3行,第1

諏聚謀也。從言取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周爰咨諏。」

鍇注臣又按:《國語》胥臣曰:「文王詢於八虞而咨於二虢;度於閎夭而謀於南宫;諏於蔡原而訪於辛尹。」雖一時之文辭有所互出,然大略亦盡如前解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子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364頁,第6許惟賢164頁,第2

諏聚謀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。咨事爲諏。《魯語》作咨才。韋曰:才當爲事。按《釋詁》。諏,謀也。許於取聲別之曰聚謀。《儀禮》今文假詛爲諏。《大玄》作𧩻

从言。取聲。

段注子于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39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97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159頁
4說文校箋第94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89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310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53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27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463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57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94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71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931頁【補遺】第16428頁
14通訓定聲第145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94頁【崇文】第773頁
16說文句讀第270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741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253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