讱字详情

𭗱

rènㄖㄣˋ
讠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+8BB1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讠部

5画

3

10画 (訒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YVYY

IVSHI

SYS

37720

6072

U 8BB1

点、横折提、横折钩、撇、点

讱字概述

〔讱〕字拼音是(rèn),部首是讠部,总笔画是5画

〔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讠、刃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言,刃声。本义是说话谨慎。

〔讱〕字仓颉码是IVSHI,五笔是YVYY,四角号码是37720,郑码是SYS,中文电码是6072

〔讱〕字的UNICODE是U+8BB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761,UTF-32:00008BB1,UTF-8:E8 AE B1。

〔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521

〔讱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rènㄖㄣˋ

基本解释

出言缓慢谨慎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(形声。从言,刃声。本义:说话谨慎) 同本义。
deliberative;
讱,顿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按,言之钝也。
讱,难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非是者谓之讱。 —— 《荀子·正名》仁者其言也讱。 —— 《论语》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46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8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123頁,第6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而振切,忍去聲。說文》:頓也。【徐曰】頓者,多頓躓也。玉篇》:鈍也。博雅》:難也。六書故》:言難出也。論語》:仁者,其言也訒。

又,司馬光《潛虛》:訒,仁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認。荀子・正名篇》:外是者謂之認。【註】難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爾軫切,音忍 —— 義同。

六書正譌》:借爲識訒字。別作認,非。

注解

〔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訒〕字拼音是r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刃

〔訒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言,刃聲。本义是說話謹慎。

〔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èn] ⑴ 出言缓慢谨慎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訒,頓也。”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訒,難言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而振切頁碼72頁,第13

訒頓也。从言刃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其言也訒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爾吝反頁碼203頁,第5行,第1

訒頓也。從言刃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其言也訒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頓者,多頓躓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而振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380頁,第1許惟賢171頁,第4

訒顿也。

段注訒顿曡韵。顿之言鈍也。

从言。刃聲。

段注而振切。十三部。

《論語》曰:其言也訒。

段注《顏淵》篇文。

訒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43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205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164頁
4說文校箋第98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93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326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569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32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8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59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99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740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3017頁【補遺】第16443頁
14通訓定聲第3188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203頁【崇文】第809頁
16說文句讀第282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5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61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