逗字详情
逗
逗字概述
〔逗〕字拼音是(dòu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逗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豆”,五行属火。
〔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豆声。本义是止住,停留。
〔逗〕字仓颉码是YMRT,五笔是GKUP,四角号码是31301,郑码是WAJU,中文电码是6637,区位码是2226。
〔逗〕字的UNICODE是U+901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887,UTF-32:00009017,UTF-8:E9 80 97。
〔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854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12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57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1頁,第23字
音《唐韻》:田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大透切,𡘋音豆。《說文》:止也。《玉篇》:住也。《後漢・張衡傳》:逗華隂之湍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曲行也。《前漢・韓安國傳》:逗撓當斬。【註】逗,曲行避敵也;撓,顧望也。《後漢・光武紀》:追鹵料敵,不拘以逗遛法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持遇切;《集韻》:㕑遇切,𡘋音住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姓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去智切,音跂。又,他𠋫切,音透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通作投。《正韻》:物相投合也。杜甫詩:遠逗錦江波。
注解
〔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逗〕字拼音是d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豆。
〔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豆声。本义是止住,停留。
〔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òu] ⑴ 停留⑵ 引,惹弄⑶ 同“读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田候切頁碼第53頁,第36字續丁孫
逗
止也。从辵豆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笛奏反頁碼第155頁,第7行,第3字述
止也。從辵豆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漢軍法有「逗畱」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田𠋫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8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9頁,第8字
止也。
段注逗𨖻。
从辵。豆聲。
段注田𠋫切。四部。
白话解释
逗,停留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豆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辵、豆聲,篆文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豆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豆」字本義為「古食肉器也」,是古代裝肉的一種器具。此義與「逗」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逗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03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53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2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2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7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31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1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01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52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2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3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5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50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9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55頁【崇文】第61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40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9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