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字详情
遣
遣字概述
〔遣〕字拼音是(qiǎn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遣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𠳋”,五行属金。
〔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。本义是释放。
〔遣〕字仓颉码是YLMR,五笔是KHGP,四角号码是35307,郑码是WJAY,中文电码是6680,区位码是3918。
〔遣〕字的UNICODE是U+906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963,UTF-32:00009063,UTF-8:E9 81 A3。
〔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921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2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63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7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去演切;《正韻》:驅演切,𡘋音繾。《說文》:縱也。《廣韻》:送也。《儀禮・既夕》:書遣于策。【註】遣,猶送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祛也、逐也、發也。《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姜氏與子犯謀,醉而遣之。《前漢・孔光傳》:遣歸故郡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去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詰戰切,𡘋繾去聲。《廣韻》:人臣賜車馬曰遣車。《正韻》:將葬而祭,曰遣奠;既祭,乃包牲體,載之以車,隨柩而行,曰遣車。《禮・檀弓》:遣車一乗。【註】人臣賜車馬者,乃得有遣車。
注解
〔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遣〕字拼音是qiǎ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𠳋。
〔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。本义是释放。
〔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ǎn] ⑴ 派,送,打发⑵ 排解,发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頁碼第53頁,第26字續丁孫
遣
縱也。从辵𨺫聲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𦥑、从𠂤,會派遣軍隊之意。其後或加『一』、『口』、『辵』、『走』等義符,強化派遣的意義。西周晚期以後『𦥑』逐漸訛變,遂成今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喫善反頁碼第155頁,第3行,第2字述
縦也。從辵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8頁,第9字
縱也。
段注《糸部》曰縱,緩也。一曰舎也。
从辵。𠳋聲。
段注去衍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遣,释放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?、從?,會派遣軍隊之意,甲骨學者都以為是「遣」字的初文,隸定可作「?」。金文繼承這個形體,或加繁文「口」,或加義符「辵」,加強行動之意。戰國文字從辵、?聲;或作「」,改義符「?」為聲符「
」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都從辵、?聲。「遣」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?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?」字本義為「?商小塊也」,不過古文字學家都主張「?」字本義為「派遣軍隊」,此義與「遣」有關,故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遣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02頁,第1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52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2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2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7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30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0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01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50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1頁,第3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2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50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499頁【補遺】第1635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9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54頁【崇文】第6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6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2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394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91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