阏字详情

èㄟˋyānㄧㄢ
门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U+960F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门部

11画

8

16画 (閼)

半包围结构

会意字

UYWU

LSYSY

TLOT

37233

7052

6753

U 960F

点、竖、横折钩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、撇、捺、点、点

阏字概述

〔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è、yān),部首是门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阏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门、於”,五行属木。

〔阏〕字仓颉码是LSYSY,五笔是UYWU,四角号码是37233,郑码是TLOT,中文电码是7052,区位码是6753

〔阏〕字的UNICODE是U+960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415,UTF-32:0000960F,UTF-8:E9 98 8F。

〔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951

〔阏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èㄟˋ

基本解释

壅塞。~塞。~积。~绝(遏止,禁绝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阻塞。
block;
阏,遮拥也。从门,於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
阏塞(壅塞,阻塞);阏往(阻止放逸的意念和行为);阏绝(阻断,杜绝);阏积(阻滞积聚)
2.遏止;抑制。
restrain; control;
民气郁阏而滞著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
阏制(遏制);阏密(禁绝);阏抑(抑制)
名词
1.门扇;闸板。
sluice board for controlling water in the lock gate;
开通沟渎,起水门提阏,凡数十处。 —— 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
2.另见 yān。

2yānㄧㄢ

基本解释

〔~氏〕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。

详细解释

1.閼 yān。
2.另见 è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98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337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326頁,第23

唐韻》:烏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阿葛切,𡘋音遏。說文》:遮壅也。廣韻》:止也、塞也。前漢・景十三王傳》:今臣雍閼不得聞。【註】閼,烏曷反 —— 止也。楚辭・九思》:志閼絕兮安如。【註】志望已訖,不知所之。列子・楊朱篇》:管夷吾曰:肆之而已,勿壅勿閼。蔡邕〈樊惠渠歌〉:我有長流,莫或閼之。釋文》:𡘋音遏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甲曰閼逢,太歲在卯曰單閼。【釋文】閼,烏割切。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寅在甲曰閼蓬。【註】言萬物鋒芒欲出,擁遏未通,故曰閼蓬也。

又,星名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大火,閼伯之星也。

又,城名。史記・秦本紀》:攻趙閼與。【註】儀州和順縣,卽古閼與城。郡縣誌》:閼與,在磁州武安縣,今屬彰德府。又,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上黨涅縣有閼與聚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襄九年》: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。又,〈隱十一年〉: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。【註】公孫閼,鄭大夫。釋文》:𡘋於葛反。前漢・景帝紀》:閼爲臨江王。【註】閼,一曷反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於歇切,音謁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或作堨。詳堨字註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依倨切,音飫 —— 閼與,容暇貌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窮宂閼與。【註】晉灼曰:閼與,容貌也。師古曰:閼與,容暇之貌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前切;《集韻》:因蓮切,𡘋音煙 —— 閼氏,單于適妻也。前漢・韓王信傳》:乃使人厚遺閼氏。【註】閼,於連反。史記・匈奴傳》:後有所愛閼氏。【索隱註】閼氏,匈奴皇后號也。習鑿齒與燕王書曰:山下有紅藍,北方人採取其花染緋黃,捋取其上英鮮者作臙脂,婦人採捋用爲顏色,因名妻作閼氏。

又,《史記・歷書〔即《史記・曆書》〕:年名焉逢。【註】甲,歲雄也。漢書》作閼逢。閼,亦音焉。

又,《廣韻》:於乾切;《集韻》:尤虔切,𡘋音焉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

〔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è、yā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於

〔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n] ⑴ 均见“阏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烏割切頁碼397頁,第18

閼𢹬也。从門於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憂歇反頁碼956頁,第3行,第1

閼遮壅也。從門於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按《史記》書壅閼字如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烏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356頁,第1許惟賢1024頁,第3

閼𢹬也。

段注遮者,遏也。𢹬者,袌也。古書壅遏字多作𢹬閼。如許所說則同義異字也。

从門。於聲。

段注此於雙聲取音。烏割切。十五部。《爾雅》。歲在卯曰單閼。讀如蟬蔫。

閼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84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98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52頁
4說文校箋第519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469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72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912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82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0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11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498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413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628頁【補遺】第17770頁
14通訓定聲第1558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032頁【崇文】第4125頁
16說文句讀第1694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547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09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