饐字详情

𭗱

ㄧˋ
飠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+9950 CJK 基本汉字

飠部

20画

12

21画 (饐)

左右结构

WYVU 86 、 WVFU 98

OIGBT

OXJU

84718

U 9950

撇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

饐字概述

〔饐〕字拼音是(yì),部首是飠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饐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飠、壹”。

〔饐〕字仓颉码是OIGBT,五笔是WYVU86,WVFU98,四角号码是84718,郑码是OXJU

〔饐〕字的UNICODE是U+995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248,UTF-32:00009950,UTF-8:E9 A5 90。

〔饐〕字异体字是𦠉𩚂

汉字解释

ㄧˋ

基本解释

(食物)腐败发臭:“食~而餲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形声。从食,壹声。本义:食物经久发臭) 同本义 。
food turns rotten;
饐饐(食物腐烂变质);饐热(食物发热变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11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425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1421頁,第9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乙冀切,音懿。玉篇》:饐餲,臭味變。說文》:飯傷濕也。爾雅・釋器》:食饐謂之餲。集韻》或作𩚂饖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例切,音餲 —— 義同。又,《集韻》:一結切,音噎。說文》:飯窒也。集韻》或作䭇噎。

又,《集韻》:益悉切,音壹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饐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壹

〔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(食物)腐败发臭:“食~而餲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乙冀切頁碼165頁,第12

異體

饐飯傷溼也。从𠊊𡕍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乙器反頁碼413頁,第1行,第1

饐飯傷溼也。從食壹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乙冀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885頁,第5許惟賢393頁,第2

饐飯傷溼也。

段注《魚部》曰:鮑,饐魚也。是引伸之凡淹漬皆曰饐也。《字林》云:饐,飯傷熱溼也。混饐於饖。葛洪云:饐,飯餿臭也。本《論語》孔注。而非許說。

𠊊。壹聲。

段注乙冀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與餲一聲之轉,二字通言、别言異耳。

饐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27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42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333頁
4說文校箋第211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203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72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27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848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106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29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209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167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5401頁【補遺】第16795頁
14通訓定聲第254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434頁【崇文】第1733頁
16說文句讀第649頁
17章授筆記第220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372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522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