髫字详情
髫
髟部
共15画
上下结构
U+9AEB
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髫字概述
〔髫〕字拼音是(tiáo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髫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召”,五行属火。
〔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髟,召声,髟( biāo )头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是小孩的下垂头发。
〔髫〕字仓颉码是SHSHR,五笔是DEVK,四角号码是72602,郑码是CHYJ,中文电码是7567,区位码是8756。
〔髫〕字的UNICODE是U+9AE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59,UTF-32:00009AEB,UTF-8:E9 AB AB。
〔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860。
〔髫〕字异体字是齠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76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53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49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:徒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田聊切,𡘋音迢。《說文》:小兒垂結也。《玉篇》:小兒髮。《後漢・伏湛傳》:髫髮厲志。【註】《𡌨蒼》曰:髫,髦也。髫髮謂童子垂髮也。《干祿字書》:俗作齠。
注解
〔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。
〔髫〕字拼音是ti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召。
〔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髟,召声,髟( biāo )头发下垂的样子。本义是小孩的下垂头发。
〔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áo] ⑴ 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徒聊切頁碼第299頁,第2字續丁孫
髫
小兒垂結也。从髟召聲。
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86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45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81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58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8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445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190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232頁,第29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371頁,第5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3079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8989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86頁,第3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859頁,第7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39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