鳀字详情

ㄊㄧˊ
鱼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9CC0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鱼部

17画

9

20画 (鯷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GJH

NMAMO

RKAI

26181

7666

U 9CC0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捺

鳀字概述

〔鳀〕字拼音是(tí),部首是鱼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鳀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鱼、是”。

〔鳀〕字仓颉码是NMAMO,五笔是QGJH,四角号码是26181,郑码是RKAI,中文电码是7666

〔鳀〕字的UNICODE是U+9CC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128,UTF-32:00009CC0,UTF-8:E9 B3 80。

〔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278

〔鳀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ㄊㄧˊ

基本解释

〔~鱼〕体长十余厘米,银灰色,侧扁,生活在海中。亦称“黑背鳀”。幼鱼干制品称“海蜒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29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473頁,第2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71頁,第14

唐韻》:杜奚切;《集韻》:田黎切;《正韻》:杜兮切,𡘋音題 —— 同「鮷」。博雅》:鮎也。類篇》:魚重千斤。戰國策》:鯷冠秫縫。【註】鯷,大鮎,以其皮爲冠。

又,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會稽海外有東鯷人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是義切,音䜴。又,《廣韻》:特計切;《集韻》:大計切,𡘋音弟。又,《集韻》:上紙切,音是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鯷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是

〔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í] ⑴ 〔~魚〕體長十餘釐米,銀灰色,側扁,生活在海中。亦稱“黑背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