麛字详情

𭗱

ㄇㄧˊ
鹿部 共20画 半包围结构 U+9E9B CJK 基本汉字

鹿部

20画

9

20画 (麛)

半包围结构

YNJB 86 、 OXXB 98

IPNSJ

TXYC

00241

U 9E9B

点、横、撇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竖弯钩、横折、横、竖折折钩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
麛字概述

〔麛〕字拼音是(mí),部首是鹿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麛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鹿、弭”。

〔麛〕字仓颉码是IPNSJ,五笔是YNJB86,OXXB98,四角号码是00241,郑码是TXYC

〔麛〕字的UNICODE是U+9E9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603,UTF-32:00009E9B,UTF-8:E9 BA 9B。

〔麛〕字异体字是𪋃𪋈𪋗𪋸

汉字解释

ㄇㄧˊ

基本解释

幼鹿:“山鹿藏窟穴,虎豹吞其~。”
泛指幼兽:“国君春田不围泽,大夫不掩群,士不取~、卵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20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1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511頁,第8

唐韻》:莫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緜批切;《正韻》:緜兮切,𡘋音迷。說文》:鹿子也。

又,獸初生皆曰麛。禮・曲禮》:春田,士不取麛卵。【註】生乳之時,重傷其類。

又,同「麑」。禮・玉藻》「麛裘靑豻褎,絞衣以裼之」,《論語》作麑。

注解

〔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

〔麛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弭

〔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] ⑴ 幼鹿:“山鹿藏窟穴,虎豹吞其~。”⑵ 泛指幼兽:“国君春田不围泽,大夫不掩群,士不取~、卵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莫兮切頁碼326頁,第11

麛鹿子也。从鹿弭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民泥反頁碼802頁,第2行,第2

麛鹿子也。從鹿弭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莫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879頁,第2許惟賢821頁,第5

麛鹿子也。

段注《釋嘼》曰:鹿子麛。字亦作麑。《論語》麑裘,卽麛裘。《國語》注曰:鹿子曰麑。麋子曰䴠。按䴠,《王制》衹作天。注云:少長曰天。

从鹿。弭聲。

段注莫兮切。十六部。皃聲同部也。

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42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812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619頁
4說文校箋第416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388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1399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39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79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065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54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402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334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689頁【補遺】第17471頁
14通訓定聲第738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839頁【崇文】第3353頁
16說文句讀第1342頁
17說文新證第744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1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92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