檷字详情

𭗱

ㄋㄧˇㄇㄧˊ
木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6AB7 CJK 基本汉字

木部

18画

14

18画 (檷)

左右结构

SGWQ 86 、 SGWR 98

DMFB

FAOO

41927

U 6AB7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撇、点

檷字概述

〔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nǐ、mí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爾”。

〔檷〕字仓颉码是DMFB,五笔是SGWQ86,SGWR98,四角号码是41927,郑码是FAOO

〔檷〕字的UNICODE是U+6AB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319,UTF-32:00006AB7,UTF-8:E6 AA B7。

〔檷〕字异体字是𣐐𪱾

汉字解释

1ㄋㄧˇ

基本解释

络丝的架子。
塞在车轮下制动的木块。

2ㄇㄧˊ

基本解释

〔~枸〕传说中的山名,山上多玉石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30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558頁,第43

標點整理本: 第505頁,第20

唐韻》:乃倚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乃里切,𡘋音伱 —— 俗省作𣐐說文》:絡絲檷也。類篇》:絡絲柎,所以制動。

又,《集韻》:母婢切,音弭;又,女履切,音柅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民𤰞切,音彌 —— 彌枸,山名。詳𣐐字註。

又,《山海經註》:音絡裾之裾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ǐ、m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爾

〔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ǐ] ⑴ 络丝的架子。⑵ 塞在车轮下制动的木块。 [mí] ⑴ 〔~枸〕传说中的山名,山上多玉石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奴禮切頁碼190頁,第15

異體𣐐

檷絡絲檷。从木𤕨聲。讀若柅。

附注段玉裁據《易》釋文、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改作:「絡絲柎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名洗反頁碼481頁,第2行,第1

檷絡絲檷。從木爾聲。讀若柅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:絡絲,柎也,柎足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奴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046頁,第2許惟賢461頁,第2

檷絡絲柎也。

段注柎各本作檷。今依〈易〉《釋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正。《釋文》作趺。柎趺右今字。柎,咢足也。絡絲柎者,若今絡絲架子。姤初六。繫於金柅。《九家易》曰:絲繫於柅。猶女繫於男。故以喻初宜繫二也。

從木。爾聲。

段注奴禮切。十六部。

讀若昵。

段注昵各本作柅。今依〈易〉《釋文》正。昵或暱字。合韵也。

易曰:繫於金檷。

段注六字各本無。今依〈易〉《釋文》補。

檷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75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48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376頁
4說文校箋第242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235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83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46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17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22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48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240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193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6096頁【補遺】第16902頁
14通訓定聲第2457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503頁【崇文】第2009頁
16說文句讀第761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918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586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