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字详情

shèㄕㄜˋ
鹿部 共21画 半包围结构 U+9E9D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鹿部

21画

10

21画 (麝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YNJF 86 、 OXXF 98

IPHHI

TXND

00241

7790

8774

U 9E9D

点、横、撇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钩、点

麝字概述

〔麝〕字拼音是(shè),部首是鹿部,总笔画是21画

〔麝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鹿、射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麝〕字仓颉码是IPHHI,五笔是YNJF86,OXXF98,四角号码是00241,郑码是TXND,中文电码是7790,区位码是8774

〔麝〕字的UNICODE是U+9E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605,UTF-32:00009E9D,UTF-8:E9 BA 9D。

〔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456

〔麝〕字异体字是𤚑𪊻𪋧

汉字解释

shèㄕㄜˋ

基本解释

〔~鼠〕哺乳动物,毛棕黑色。生活在沼泽地带,毛皮可做衣服。
〔~牛〕哺乳动物,体形像牛而稍小,皮下有腺体,分泌物有特殊气味。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。
哺乳动物,形状像鹿而小,无角。雄的脐部有香腺,能分泌麝香。通称“香獐子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动物名。
musk deer;
麞,麞如小麋。脐有香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字亦作麝。翠山,其阴多旌牛麞麞。 —— 《西山经》。注:“似獐而小,有香。”
2.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粗腿的鹿,雄兽有值钱的麝囊,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胆囊者。
麝父(雄麝);麝脐(雄麝的脐,麝香腺在此)
3.“麝香”的简称。亦泛指香气 。
musk;
麝鹿(极细的麝香粉);麝枕(香枕);麝脑(麝香精);麝酒(麝香浸制的酒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20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511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511頁,第1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神夜切,音射。說文》:麝如小麋,臍有香。一名射父。爾雅・釋獸》:麝父,麕足。字林》:小鹿有香,其足似麞,故云麕足。字彙》:獸如小麋,身有虎豹之文,臍有香,爲人所迫,卽自投高巖,舉爪剔出其香,就縶且死,猶拱四足保其臍。故象退齒,犀退角,麝退香,皆輒掩覆,知其珍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食亦切,音射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

〔麝〕字拼音是sh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射

〔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è] ⑴ 〔~鼠〕哺乳动物,毛棕黑色。生活在沼泽地带,毛皮可做衣服。⑵ 〔~牛〕哺乳动物,体形像牛而稍小,皮下有腺体,分泌物有特殊气味。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。⑶ 哺乳动物,形状像鹿而小,无角。雄的脐部有香腺,能分泌麝香。通称“香獐子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神夜切頁碼327頁,第7

𪋧

異體

𪋧如小麋,臍有香。从鹿䠶聲。

附注《龍龕手鑑・鹿部》:「𪋧,同麝。」《字彙補・鹿部》:「𪋧,同麝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時卸反頁碼803頁,第3行,第2

𪋧如小麋,臍有香。從鹿射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麝父麋足。」嵇康論曰:「麝食柏而香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神夜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883頁,第5許惟賢823頁,第5

𪋧如小麋。臍有香。

段注《釋獸》曰:麝父麕足。郭云:腳似麇。

从鹿。䠶聲。

段注神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43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813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620頁
4說文校箋第417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88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402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396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480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69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55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403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335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708頁【補遺】第17473頁
14通訓定聲第177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42頁【崇文】第3365頁
16說文句讀第1345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36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926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