㠐字详情

𭗱

jiàoㄐㄧㄠˋ
山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3810 CJK 扩展A

山部

15画

12

15画 (嶠)

上下结构

MTDK

UHKB

LLJL

22227

U 3810

㠐字概述

〔㠐〕字拼音是(jiào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㠐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喬”。

〔㠐〕字仓颉码是UHKB,五笔是MTDK,四角号码是22227,郑码是LLJL

〔㠐〕字的UNICODE是U+381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352,UTF-32:00003810,UTF-8:E3 A0 90。

〔㠐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61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320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259頁,第4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渠廟切,音轎。爾雅・釋山》:山銳而高曰嶠。

又,陵絕水曰嶠。

又,山名。列子・湯問篇》:渤海之東,其中有五山焉,二曰員嶠。

又,《集韻》:山逕也。顏延之〈侍遊曲阿後湖〉詩:山祗蹕嶠路。

又,《廣韻》:巨嬌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:渠嬌切。正韻》:祁堯切,𡘋音喬。徐鉉曰:古通用喬。詩・周頌》:及河喬嶽。

集韻》或作㠐。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8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5頁,第33

《爾雅・釋山》山銳而高曰嶠。

謹照原文省曰字。

又陵絕水曰嶠。

謹按爾雅無此文,照集韻原文改作:集韻一曰石絕水。

注解

〔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ào、q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喬

〔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áo] ⑴ 均见“峤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渠廟切頁碼307頁,第12

異體

嶠山銳而高也。从山喬聲。古通用喬。

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05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76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585頁
4說文校箋第392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368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323頁,第2字
7說文探原第4558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1952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239頁,第16字
10標注說文第380頁,第9字
11說文注箋第3147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9199頁【補編】第14911頁
13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236頁,第2字
14古字釋要第880頁,第8字
15新附通誼第41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