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字详情
郊
郊字概述
〔郊〕字拼音是(jiāo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交、阝”或“交、⻏”,五行属木。
〔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邑,交声。从“邑”,表示与城郭、行政区域有关。本义是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“郊”。
〔郊〕字仓颉码是YKNL,五笔是UQBH86,URBH98,四角号码是07427,郑码是SOOY,中文电码是6738,区位码是2928。
〔郊〕字的UNICODE是U+90C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066,UTF-32:000090CA,UTF-8:E9 83 8A。
〔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18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43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71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57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古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肴切,𡘋音交。《說文》:距國百里爲郊。《爾雅・釋地》:邑外謂之郊。《周禮・地官・載師》:近郊遠郊。【註】五十里爲近郊,百里爲遠郊。《書・費誓》:魯人三郊三遂。【註】國外曰郊,郊外曰遂。天子六軍,則六鄕六遂。大國三軍,故魯三郊三遂也。
义又,祭名。冬至祀天于南郊,夏至祀地于北郊,故謂祀天地爲郊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文三年》:秦伯伐晉,取王官及郊。【註】晉地。
音又,叶姑刀切,音高。《詩・衞風》:碩人敖敖,說于農郊。【註】讀若高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4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17字
《詩・衞風》碩人敖敖,說于農郊。〔註〕讀若高。
謹照原文註讀若高改集傳叶音高。
注解
〔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郊〕字拼音是j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交、⻏。
〔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邑,交声。从“邑”,表示与城郭、行政区域有关。本义是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“郊”。
〔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o] ⑴ 城外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古肴切頁碼第206頁,第18字續丁孫
郊
距國百里爲郊。从邑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古看反頁碼第529頁,第3行,第2字述
距國百里爲郊。從邑交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邑外謂之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古肴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134頁,第1字許惟賢第500頁,第3字
歫國百里爲郊。
段注杜子春注《周禮》曰:五十里爲近郊。百里爲遠郊。《玉藻》說郊祭曰:於郊,故謂之郊。
从邑。交聲。
段注古肴切。二部。按《周禮》故書作蒿。假借字。
白话解释
郊,距离国都百里的幅地为郊区。字形采用“邑”作边旁,采用“交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從邑、交聲。從邑,指城邑而言;交聲,聲兼義,指與城邑相接。從邑、交聲,表示都城外百里以內的地方。從篆文到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07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23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0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62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53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06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6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382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4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0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8頁,第1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8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555頁【補遺】第1697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4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47頁【崇文】第21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3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26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630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