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字详情
蛟
蛟字概述
〔蛟〕字拼音是(jiāo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交”,五行属木。
〔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交声。本义是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。
〔蛟〕字仓颉码是LIYCK,五笔是JUQY86,JURY98,四角号码是50148,郑码是ISOO,中文电码是5754,区位码是8252。
〔蛟〕字的UNICODE是U+86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27,UTF-32:000086DF,UTF-8:E8 9B 9F。
〔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50。
〔蛟〕字异体字是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9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1頁,第3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5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古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肴切,𡘋音交。《說文》:龍之屬也,池魚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,置笱水中,卽去。《𡌨雅》:蛟,其狀似蛇而四足,細頸,頸有白嬰,大者數圍,卵生,眉交,故謂之蛟。《山海經》:蛟大者十數圍,卵如一二石甕,能吞人。《述異記》:虎魚老者爲蛟。《酉陽雜俎》:魚二千斤爲蛟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夏,命漁師伐蛟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自尋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。
义又,蛟羊。《述異記》:蛟羊似羊而無角。
注解
〔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蛟〕字拼音是j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交。
〔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交声。本义是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。
〔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o] ⑴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⑵ 指鼍、鳄之类的动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肴切頁碼第444頁,第24字續丁孫
蛟
龍之屬也。池魚滿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。置笱水中,卽蛟去。从虫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肴切頁碼第1049頁,第6行,第1字述
龍之屬也。池魚滿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。置笱水中,即蛟去。從虫交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肴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67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64頁,第11字
龍屬。無角曰蛟。
段注各本作龍之屬也四字。今依《韵會》正。龍者,鱗蟲之長。蛟其屬。無角則屬而別也。郭氏《山海經》傳曰:似蛇。四腳。細頸。頸有白嬰。大者數圍。卵生。子如一二斛瓮。能呑人。按蛟或作鮫。然鮫者魚名。其字不相代也。
从虫。交聲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本四字在此。古肴切。二部。
池魚滿三千六百。蛟來爲之長。能䢦魚而飛。
段注《韵會》有而字。
置笱水中卽蛟去。
段注䢦者,先導也。曲竹捕魚曰笱。
白话解释
蛟,龙属。池鱼满三千六百,蛟来作水中王,能带领鱼群飞。如果在水中投放鱼笼,那么蛟就会变形这片水域。字形采用“虫”作边旁,“交”作声旁。
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80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3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1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8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5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87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7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1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1頁,第3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7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73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74頁【補遺】第1795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46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65頁【崇文】第46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3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54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2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