𣸣字概述
〔𣸣〕字拼音是(fé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贲”。
〔𣸣〕字仓颉码是EJTO,五笔是IFAM,郑码是VEEL。
〔𣸣〕字的UNICODE是U+23E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6979,UTF-32:00023E23,UTF-8:F0 A3 B8 A3。
〔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425。
〔𣸣〕字异体字是濆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𣸣”,请参考“濆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5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54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03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符分切,音汾。《說文》:水厓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鋪敦淮濆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水》:汝爲濆。【註】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。《水經注》:汝水逕奇雒城西北,濆水出焉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普䰟切;《集韻》:鋪䰟切,𡘋音歕 —— 潠水也。通作噴。
音又,《玉篇》:扶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父吻切;《正韻》:房吻切,𡘋音憤 —— 涌也。《公羊傳・昭五年》:濆泉者何,直泉也;直泉者何,涌泉也。
音又,去聲。杜甫詩:撇漩捎濆無險阻。【註】今川語漩、濆皆去聲。〇【按】字从賁,十三畫。《正字通》附十二畫,非,今改正。
注解
〔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濆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én、p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賁。
〔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én] ⑴ 水边;岸边:“铺敦淮~。”㈡ [pēn] ⑴ 古同“喷”:“~泉上涌。”⑵ 涌起。⑶ 涌起的高浪:“撇漩捎~无险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