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字详情

fènㄈㄣˋ
忄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124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忄部

12画

9

16画 (憤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FAM

PJTO

UEEL

94082

2001

2363

U 6124

点、点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

愤字概述

〔愤〕字拼音是(fèn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贲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贲( bēn )声。从“心”,表示与心情等有关。本义是郁结于心;憋闷。

〔愤〕字仓颉码是PJTO,五笔是NFAM,四角号码是94082,郑码是UEEL,中文电码是2001,区位码是2363

〔愤〕字的UNICODE是U+612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868,UTF-32:00006124,UTF-8:E6 84 A4。

〔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770,属常用字

〔愤〕字异体字是𢟠𢡝𢢻𢤬

汉字解释

fènㄈㄣˋ

基本解释

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。气~。~悱(郁闷)。~慨。~怒。~然。悲~。激~。~恚。公~。义~填膺。~世嫉俗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心,贲( bēn )声。从“”,表示与心情等有关。本义:郁结于心;憋闷。
2.同本义。
depressed and discontented;
愤,懑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发愤以杼情。 —— 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志意蕴愤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愤切(内心极度愤懑);愤悁(愤懑郁积);愤薄(郁结,充塞);愤厥(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)
3.充盈,旺盛。
full of;
愤,盈也。 —— 《方言十二》阳瘅愤盈。 —— 《国语·周语》
愤盈(充溢,积满;气愤,愤懑);愤盛(积满,充盈)
动词
1.愤怒;怨恨。同“忿”。
anger; fury; be indignant; get angry;
所以昭炯戒,激众愤,图报复也。 —— 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袁人大愤,然未有以报也。 —— 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愤怨(愤怒怨恨);愤心(愤怒或愤激之心);愤忿(愤怒);愤沮(怨恨沮丧);愤痛(愤怒悲痛);愤咤(愤怒)
2.发,奋。
rise;
愤于中则应干外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脩务》
发愤忘食;发愤图强;愤迅(奋迅);愤勇(奋勇);愤起(奋发而起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62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403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348頁,第24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房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父吻切,𡘋墳上聲。說文》:懣也。从心,賁聲。〈周語〉陽癉憤盈。【註】積也,鬱積而怒滿也。

又,《集韻》或作𢤬,亦作賁。禮・樂記》:廣賁之音作,而民剛毅。【音義】依註讀爲憤,扶粉反。

又作馮。莊子・盜跖篇》:侅溺於馮氣。郭象讀。
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房問切,音與分同 —— 滿也。論語》:不憤不啓。【又】發憤忘食。〇【按】註𡘋上聲,字書有上去二音。又,叶符筠切,音焚。蘇轍〈祭范鎭文〉:力諫不從,遂致爲臣;開門接士,不怨不憤。

注解

〔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憤〕字拼音是fè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賁

〔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èn] ⑴ 见“愤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房吻切頁碼355頁,第28

異體憤

憤懣也。从心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符訓反頁碼863頁,第3行,第4

憤懣也。從心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孔子曰:『不憤不啓,俟其懣乃啓之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房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046頁,第2許惟賢894頁,第9

憤懣也。从心。賁聲。

段注房吻切。十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愤,内心充满怒气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贲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心,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;賁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變作,楷定作憤,規範字作「愤」。

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02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888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674頁
4說文校箋第457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23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531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260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19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253頁,第5字
10說文標整第279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442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365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480頁【補遺】第17591頁
14通訓定聲第3221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908頁【崇文】第3629頁
16說文句讀第1473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39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994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