𤝹字详情

𭗱

𤝹

zhūㄓㄨ
犭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24779 CJK 扩展B

犭部

9画

6

10画 (𤝹)

左右结构

QTRI

KHHJD

QMMK

U 24779

𤝹字概述

𤝹〕字拼音是(zhū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9画

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朱”。

𤝹〕字仓颉码是KHHJD,五笔是QTRI,郑码是QMMK

𤝹〕字的UNICODE是U+2477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369,UTF-32:00024779,UTF-8:F0 A4 9D B9。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𤝹

zhūㄓㄨ
拼音zhū。[~獳] 又作“朱獳”, 传说中的一种怪兽,像狐狸而长有翅膀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98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710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663頁,第18

廣韻》:章俱切;《集韻》:鍾輸切,𡘋音朱。廣韻》:𤝹獳。集韻》:獸名。山海經》云:山有獸,狀如狐而魚鱗,有翼,名曰𤝹〔東山經作「耿山」。《山海・東山經》:耿山有獸焉,其狀如狐而魚翼,其名曰朱獳〕。通作朱。〇【按】今《山海・東山經》作朱儒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2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7頁,第33

山海經云,[⿰耳犬]山有獸

謹照原文[⿰耳犬]改耿。

按今山海東山經作朱儒。

謹照原文儒改獳。

注解

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𤝹〕字拼音是z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