𤟇字详情

𭗱

𤟇

yǎnㄧㄢˇ
犭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247C7 CJK 扩展B

犭部

11画

8

12画 (𤟇)

左右结构

QTOO

KHFF

QMUU

U 247C7

𤟇字概述

𤟇〕字拼音是(yǎn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11画

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炎”。

𤟇〕字仓颉码是KHFF,五笔是QTOO,郑码是QMUU

𤟇〕字的UNICODE是U+247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447,UTF-32:000247C7,UTF-8:F0 A4 9F 87。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𤟇

yǎnㄧㄢˇ
拼音yǎn。神话传说中的人名。《 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: 有人名曰𪂧,北方曰𪂧, 来之风曰𤟇,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, 使无相间出没,司其短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04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713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666頁,第4

集韻》:以冉切,音琰。山海經》:女和月母之國有人,名曰𪂧。北方曰𪂧,來之風曰𤟇,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,使無相閒出沒,司其短長。【註】言北方亦有兩名,曰𪂧、曰𤟇。任臣云:人名曰𪂧,亦曰𤟇,處東隅以止日月。

注解

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𤟇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