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字详情
炎
炎字概述
〔炎〕字拼音是(yán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炎〕字是上下结构,二叠字 (上下二叠字),可拆字为“火、火”,五行属火。
〔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火。本义是火苗升腾。
〔炎〕字仓颉码是FF,五笔是OOU,四角号码是90809,郑码是UOUO,中文电码是3508,区位码是4955。
〔炎〕字的UNICODE是U+708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814,UTF-32:0000708E,UTF-8:E7 82 8E。
〔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37,属常用字。
〔炎〕字的近义词是热,反义词是凉、冷,异体字是炏、焰、𡗩、𢉘、𤆌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9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67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17頁,第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于廉切;《韻會》:疑廉切;《正韻》:移廉切,𡘋音鹽。《說文》:火光上也。《玉篇》:熱也、焚也。《書・胤征》:火炎崑岡,玉石俱焚。又,〈洪範〉:火曰炎上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訓》:爞爞、炎炎,熏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赫赫炎炎。
义又,〈吳語〉:日長炎炎。【註】進貌。
义又,《正韻》:熾也。
义又,《禮・月令》:其帝炎帝。【註】此赤精之君,炎帝大庭也。
义又,《呂氏春秋》:南方曰炎天,東北曰炎風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于凡切,槏平聲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類篇》:徒甘切,音談 —— 美辨也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大言炎炎。【註】美盛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以贍切,音豔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,以展采錯事。【註】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,以展其官職。
义又,通焰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人之所忌,其氣炎以取之。蔡邕〈釋誨〉:懼煙炎之毀熸。
义又,《列子・殷湯篇》:楚之南有炎人之國。【註】炎去聲。
义《集韻》本作爓,亦同燄、𤒦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類篇》炎字俱自爲部。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9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6頁,第19字
《列子・殷湯篇》楚之南有炎人之國。
謹照原書改湯問篇。
注解
〔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炎〕字拼音是y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火。
〔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火。本义是火苗升腾。
〔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án] ⑴ 热⑵ 身体的一部分发生红、肿、热、痛的现象⑶ 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中的一位,并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象征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于廉切頁碼第338頁,第7字續丁孫
炎
火光上也。从重火。凡炎之屬皆从炎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炎、燄,古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延占反頁碼第825頁,第6行,第1字述
火光上也。從重火。凡炎之屬,皆從炎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于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945頁,第1字許惟賢第850頁,第6字
火光上也。
段注《洪範》曰:火曰炎上。其本義也。《雲漢傳》曰:炎炎,熱氣也。《大田傳》曰:炎,火盛陽也。皆引申之義也。
从重火。
段注會意。于廉切。八部。
凡炎之屬皆从炎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凡以炎聲皆有尖意,剡訓削尖是也。
白话解释
炎,火光上腾。字形采用重“火”会义。所有与炎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炎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都像兩火重疊,燒得很旺的樣子。戰國文字有一點變化,仍然可以辨識火在燃燒。篆文從重「火」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。
炎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66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43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4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33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01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54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8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96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138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4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19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7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005頁【補遺】第1751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1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68頁【崇文】第34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96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59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41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729頁,第7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954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