𤡇字概述
〔𤡇〕字拼音是(hāo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毫”。
〔𤡇〕字仓颉码是KHYRU,五笔是QTYN,郑码是QMWM。
〔𤡇〕字的UNICODE是U+2484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575,UTF-32:00024847,UTF-8:F0 A4 A1 87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háo。色白尾小似狗的一种貉类动物。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716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18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71頁,第6字
音《正字通》:呼刀切,音蒿 —— 貉類,色白,尾小,如狗。北人謂之皮狐子,亦曰獓子。讀若薅。蓋北人讀貉之入聲,轉而成薅音也。見《通雅》。
注解
〔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𤡇〕字拼音是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