𥉸字概述
〔𥉸〕字拼音是(kēng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𥉸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堅”。
〔𥉸〕字仓颉码是BUSEG,五笔是HAHF,郑码是LHXB。
〔𥉸〕字的UNICODE是U+2527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2184,UTF-32:00025278,UTF-8:F0 A5 89 B8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kēng。[~𥌯] 又作“~矒”, 看不清楚。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49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15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73頁,第17字
音《廣韻》:客庚切,音坑 —— 𥉸𥌯,視不分明也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屹𥉸𥌯以勿罔。【註】言殿東西廂奧祕高邃,視之不明,望之不審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丘耕切,音硜 —— 義同。或作䀴。
注解
〔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𥉸〕字拼音是k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