坑字详情
坑
坑字概述
〔坑〕字拼音是(kēng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亢”,五行属土。
〔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亢声。本义是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。
〔坑〕字仓颉码是GYHN,五笔是FYMN86,FYWN98,四角号码是40117,郑码是BSQD,中文电码是0977,区位码是3151。
〔坑〕字的UNICODE是U+575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53,UTF-32:00005751,UTF-8:E5 9D 91。
〔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45,属常用字。
〔坑〕字异体字是坈、炕、硎、阬、𡊬、𡌖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2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6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7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客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庚切 —— 𡘋同「阬」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虛也。《增韻》:陷也。〈尚書序〉:焚書坑儒。《史記・項羽紀》:羽詐坑秦降卒三十萬。
义又,陂塹也。揚雄〈羽獵賦〉:跇巒坑,超唐陂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音又,苦岡切,音康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高山崔嵬兮,水流湯湯;逝日將至兮,與麋鹿同「坑」。〇【按】韻有通轉,如八庚韻通眞轉陽,不應作叶,後倣此。
注解
〔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坑〕字拼音是k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亢。
〔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亢声。本义是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。
〔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ēng] ⑴ 洼下去的地方⑵ 把人活埋⑶ 陷害,设计使人受到损失⑷ 地洞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客庚切頁碼第480頁,第19字續丁孫
阬
閬也。从𨸏亢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坑,非是。
附注徐鍇繫傳等均作「阬,閬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看浪反頁碼第1120頁,第7行,第1字述
閬也。從𨸏亢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阬閬,高大而空。《楚辭》曰:」導帝之兮九阬。「九州也,此亦阬塹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客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93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74頁,第6字
閬也。
段注閬者,門高大之皃也。引申之,凡孔穴深大皆曰閬阬。《釋詁》云:虛也。地之孔穴虛處與門同。故曰閬也。以㬪韵爲訓。詩曰:皋門有伉。然則門亦得偁阬也。今按閬訓迂遠。疑本作𨹨。俗作䦘。又譌閬耳。阬塹,亦𨹨阻也。《土部》曰:塹者,阬也。然則阬者塹也爲轉注。
从𨸏。亢聲。
段注客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讀如康。俗字作坑。
阬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52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9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1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42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71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29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5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12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34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1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17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08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63頁【補遺】第18094頁【後編】第1485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4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73頁【崇文】第50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0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81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318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