𩆩字概述
〔𩆩〕字拼音是(shù),部首是雨部,总笔画是23画。
〔𩆩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雨、澍”或“⻗、澍”。
〔𩆩〕字仓颉码是MBEGI,五笔是FIFF,郑码是FVUD。
〔𩆩〕字的UNICODE是U+291A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361,UTF-32:000291A9,UTF-8:F0 A9 86 A9。
〔𩆩〕字异体字是澍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𩆩”,请参考“澍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52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52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00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常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朱戍切,𡘋音注。《說文》:時雨澍生萬物。
义又,借作霑濡滋植意。司馬相如〈難蜀父老文〉:羣生澍濡。
义又,與注同,水流射也。王褒〈洞簫賦〉:聲礚礚而澍淵。【註】澍與注,古字通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殊遇切,音樹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ù、zhù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尌。
〔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ù] ⑴ 及时的雨㈡ [zhù] ⑴ 同“注”,灌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