䋿字详情

𭗱

wēiㄨㄟ
糹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42FF CJK 扩展A

糹部

15画

9

15画 (䋿)

左右结构

XLGE

VFWMV

ZKH

26932

U 42FF

䋿字概述

〔䋿〕字拼音是(wēi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畏”或“糹、畏”。

〔䋿〕字仓颉码是VFWMV,五笔是XLGE,四角号码是26932,郑码是ZKH

〔䋿〕字的UNICODE是U+42F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151,UTF-32:000042FF,UTF-8:E4 8B BF。

〔䋿〕字异体字是𦈓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wēiㄨㄟ
拼音wēi。用五彩丝做成的节状装饰物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28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932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894頁,第25

廣韻》:烏恢切;《集韻》:烏回切;《正韻》:烏魁切,𡘋音隈。玉篇》:五色絲飾。類篇》:斷色絲兩紐中而糾之。顏氏家訓》:《東宮舊事》六色罽䋿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云莙,牛藻也,讀若威。今水中有此物,一節長數寸,細茸如絲,圓繞可愛,長者二、三十節。又,寸斷五色絲,橫著線股閒,繩之,以象莙草,用以飭物,卽名爲莙。于時當紺六色罽,作此莙以飾緄帶。張敞因造絲旁畏耳。宜作隈。

注解

〔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䋿〕字拼音是wē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