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字详情
魏
魏字概述
〔魏〕字拼音是(wèi),部首是鬼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委、鬼”,五行属木。
〔魏〕字仓颉码是HVHUI,五笔是TVRC,四角号码是26413,郑码是MFZN,中文电码是7614,区位码是4626。
〔魏〕字的UNICODE是U+9B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759,UTF-32:00009B4F,UTF-8:E9 AD 8F。
〔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416,属次常用字。
〔魏〕字异体字是巍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鬼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98頁,第2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62頁,第4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60頁,第3字
音《廣韻》:魚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虞貴切,𡘋音僞。《說文》本作巍,高也。從嵬,委聲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有省山,以爲魏國之魏㊟〔今人省山,以爲魏國之魏〕。《詩・魏風譜》:魏者,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,在《禹貢》冀州雷首之北,析城之西,周以封同姓焉。
义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。【註】象魏,闕也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,至畢萬仕晉封魏城,後因氏焉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語韋切,音巍。《莊子・知北遊》: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魏,細也。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細而有容謂之魏。【註】魏魏,小成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吾回切,音嵬 —— 義同。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上 部首:鬼部
愛日堂藏本: 第87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81頁,第10字
《說文》本作巍。高也。从嵬委聲。〔註〕徐鉉曰,今有省山,以爲魏國之魏。
謹照原文今有改今人。
注解
〔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鬼部。
〔魏〕字拼音是w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委、鬼。
〔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èi] ⑴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⑵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北部、陕西省东部、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。⑶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。⑷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頁碼第304頁,第18字續丁孫
巍
異體𡿁
高也。从嵬委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,語韋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元歸反頁碼第757頁,第5行,第1字述
高也。從嵬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又音愚衞反,古謂闕爲象魏。象者,縣法象之書也;魏者,言高巍巍然也,故譙周謂魏爲當塗高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46頁,第1字許惟賢第763頁,第6字
高也。
段注高者必大。故《論語》注曰:巍巍,高大之稱也。《左傳》。卜偃曰:萬,盈數也。巍犬名也。雉門外闕高巍巍然。謂之象巍。按本無二字。後人省山作魏。分別其義與音。不古之甚。
从嵬。委聲。
段注牛威切。按古音當在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巍,山峰高耸。字形采用“嵬”作边旁,“委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從嵬、委聲。從「嵬」表示山勢的高大不平,「委」聲用來標示音讀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構形雖同,但戰國文字和隸書將「山」旁擺在「委」、「鬼」之間,位置不同。《說文》:「巍,高也。从嵬、委聲。」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99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57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7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87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65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1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24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51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3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7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76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2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128頁【補遺】第1738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32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81頁【崇文】第31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4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207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7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