𪆁字概述
〔𪆁〕字拼音是(sī),部首是鳥部,总笔画是23画。
〔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斯、鳥”。
〔𪆁〕字仓颉码是TCHLF,五笔是ADWO,郑码是ECPR。
〔𪆁〕字的UNICODE是U+2A18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2417,UTF-32:0002A181,UTF-8:F0 AA 86 81。
〔𪆁〕字异体字是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sī。[鸒~] 同“鸒斯”。 见“鸒”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591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01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00頁,第25字
音《廣韻》:息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相支切;《正韻》:相咨切,𡘋音斯。鸒𪆁,鳥名。本作斯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鸒斯,鵯鶋。【郭註】雅烏也。小而多羣,腹下白。《廣雅》:此類有三種,純黑反哺者,謂之烏;小而腹下白,不反哺者,謂之鴉;白項而羣飛者,謂之燕烏。《正字通》:按,《說文》𪇬訓𤰞居,不言鸒斯。《詩》弁彼鸒斯,孔疏以斯爲助語辭,猶蕭斯、柳斯是也。據此說,則《爾雅》、《禽經》、《法言》稱鸒斯,皆相承而誤。《六書統》、《正韻》皆收𪆁字,註鳥名,亦作斯,𡘋非。
注解
〔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𪆁〕字拼音是s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斯、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