𪠸字概述
〔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ù、yo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𪠸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乐”。
〔𪠸〕字仓颉码是RHVD,五笔是KQIU,郑码是JORR。
〔𪠸〕字的UNICODE是U+2A83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C,10进制: 174136,UTF-32:0002A838,UTF-8:F0 AA A0 B8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𪠸”,请参考“嚛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91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13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1頁,第38字
音《唐韻》:火沃切;《集韻》:呼酷切,𡘋音熇。《說文》:食辛,嚛也。《廣韻》:食新也。〇【按】新疑辛字之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大啜曰嚛。伊尹曰:酸而不嚛。〇【按】《呂氏春秋》今本作酸而不酷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呼木切,音𦞦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黑各切,音壑 —— 亦食辛也。
注解
〔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ù、y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樂。
〔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] ⑴ 味道過分濃烈。《説文•口部》:“嚛,食辛嚛也。'‘⑵ 大喝大飲;大喝大飲的聲音。《玉篇•口部》:“嚛,大啜曰嚛。”《廣韻•屋韻》:“嚛,大歠聲。”㈡ [yo] ⑴ 語氣助詞。元關漢卿《竇娥寃》楔子:“兒嚛,我也是出於無奈!”